2010年考研最新政治分析题
2010年01月07日
来源:求学.跨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5.国际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的制度弊端
(1)自由资本主义极力主张大市场小政府,多市场自由竞争,少政府干预调节。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极力倡导自由化,推行全面私有化,主张国家干预最小化,给经济领域各项制度打上了“自由放任”的烙印。新自由主义的推广,不仅导致对巿场的自由放任,而且使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贫富差距迅速拉大,更加凸显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内在缺陷。
(2) 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制度弊端: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弊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计从根本上是为资本家利益服务的。②资本主义道德体系的弊端。华尔街金融危机突显了金融资本的贪婪和欺诈,攫取最大利润是由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本性所造成的。③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弊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和高度负债的经济运行方式不可持续,监管不力、放任金融市场自由泛滥……这些都与我们提倡的科学发展是根本对立的,也反衬了我们推动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变,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传统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现代版,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一次次缓和这些矛盾,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矛盾,反而使这种矛盾扩及全球范围,具有传播更快、周期更短、破坏性更强的特点。这印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论述的正确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1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美国将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中国商务部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国采取限制进口中国轮胎产品的歧视性特保措施。美国多家行业协会上书,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停止对中国产轮胎特保调查。中国轮胎生产企业纷纷表示不满,敦促美国方面不要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2009年9月12日宣布,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本案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发起的首例特保调查。根据中方统计,2008年中国对美国轮胎出口金额约22亿美元。此前,美国布什政府曾对中国发起六起特保调查,最终均未采取特保措施。目前,我国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如果削减输美轮胎半数产量,就意味我国会出现12%的剩余轮胎产能。此外,根据WTO规则,如果奥巴马批准了对中国的特保制裁,相关国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国的制裁方案。
材料2
2009年10月6日,欧盟宣布对华无缝钢管征收最终反倾销税。7日,美国又决定对中国无缝钢管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这意味着中国向美出口的钢管产品基本全部受限。由美国钢铁公司等发起的此次贸易救济申请,要求对华无缝钢管征收98.37%的反倾销税,同时加征反补贴税。
根据美国商务部发表的声明,美方认为中国产油井管存在政府补贴,受此影响,该产品在美国销量大幅增长,因此,美方决定对其实施反补贴制裁。其中,一家天津企业产品被课以10.36%的反补贴惩罚性关税,一家浙江企业则被课以15.78%的惩罚性关税,其他大部分企业被课以13.2%的惩罚性关税。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除了反补贴外,美国商务部此前还对中国油井管作出了反倾销的初步裁定。根据该裁定,37家中国企业将面临36.53%-99.14%不等的反倾销惩罚性关税。
对于美方在油井管问题上制造贸易摩擦,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表示,美方在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采用歧视性做法,任意提高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给中国钢铁行业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3
来自中国官方的统计称,2009年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华发起79桩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逾百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百分之21.2%。
来自世贸等一些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愈演愈烈趋势。在世界经济依然萧条的今天,G20峰会反对贸易保护的共同承诺形同虚设,许多国家都在打自己的“算盘”。
受美国国内经济下滑、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政客操弄等多种因素影响,美国最近频繁对中国产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中国制造”正成为美国保护主义抬头的最大受害者。
11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2009年第83号和第84号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
(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3) 中国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策。
【答案要点】
(1)近年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出现了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运用传统的关税壁垒以外的标准制定权、技术壁垒、环保以及劳工壁垒等新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按照本国的经济社会特征,强化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不惜以其在“贸易自由化”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单边立场,维持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支配地位及其超经济剥削收益,实质是极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及维护世界经济旧秩序。“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当今全球经济博弈的新形式,对中国的发展与崛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欧美新贸易保护主义制造-系列的事件,就是为了打压中国的对外出口、遏制中国经济增长。
(2)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经济全球化中的逆流和漩涡。它会使多边贸易体制被破坏,无益于全球经济要素更顺畅地流动、更合理地组合,也无益于全球社会发展均衡。从长远看,则无益于全球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这种手段玩过了头,也会伤及发达国家自身的经济。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更会严重影响世界经济重新恢复增长。
(3) 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中国应积极参与博弈,对各种不合理贸易限制加强沟通磋商或进行反制,支持、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应诉上诉,据理力争,维护本国利益。同时,要适应世界贸易的形势和环境,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坚定执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努力转向内需主导型经济。此外,要着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档次,包括环保要求,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立足以质取胜,确保产品特别是食品安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