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模拟题之分析题13

2007年11月23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有关党的建设的材料:

  材料1

  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对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纠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

  材料2

  现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时期,我们同资产阶级建立了统一战线;现在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的武装在前线上配合友军同敌人进行残酷的战争;现在是我们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党的时期,党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了。如果把这些情况联系起来看,就懂得我们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一个光荣而又严重的任务了。

  ——《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

  材料3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8年

  材料4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

  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上述四个材料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

  (2)为什么会有这个共同点?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共同点:都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2)原因: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从思想上建党,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在国际共运中,无论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是在城市环境与工人群众中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农村和战争环境中,在农民是党的成员的主要来源的情况下,开展党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而且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历史任务。抗日战争时期,党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繁重的任务。建国前夕,则是考虑到党将成为执政党,地位、环境、任务都将发生变化。当前我们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因为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面临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要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3)主要经验有五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第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第二,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关乎党的生命。第四,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城市,广大农村的交通、住房、医疗卫生、通讯以及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都还比较落后。这些年来,通过实行工农产品“剪刀差”价格机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偏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政策,以大量的农业与农村的经济剩余补给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资金,造成了农村、农业经济停滞不前和农民生活持续低迷,城乡差别越拉越大。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看,1957年城镇居民为235元,农民为73元,二者之比为3.22:1;1978年,二者收入之比为2.37:1;1985年为1.72:1;1990年为2.2:1;2003年城镇居民为8500元,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622元,差距已扩大为3.24:1。城乡收入差距除80年代初期由于农村改革的实惠而有所缩小外,90年代以来,重新趋向扩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率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0,中国便是其中之一。

  ——《学习时报》307期

  结合上述材料阐述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参考答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站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从“两个基本趋向”的论断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破解“三农”问题;通过明显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破解“三农”问题;通过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的范围破解“三农”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所以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原材料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的过剩生产能力找到新的出路,而且可以使我国最具潜力的农村消费市场得以充分开发,并拉动其他制造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要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这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城镇化,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进行。

上一页】...[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