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法学)考试大纲

2009年10月28日 来源:中国教育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七章法律制定
    
    
    
    第一节法律制定概述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法律制定的定义;法律制定的特征。
    
    二、立法权与立法体制立法权的概念;立法体制的概念;我国现行立法体制。
    
    第二节  法律制定的原则
    
    一、合宪性与法制统一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民主性原则
    
    四、其他原则
    
    第三节法律制定的程序
    
    一、法律制定程序的概念
    
    二、法律案的提出
    
    三、法律案的审议
    
    四、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
    
    五、法律的公布
    
    一、法律实施
    
    法律实施的概念
    
    况的评价。
    
    二、法律实现
    
    法律实现的概念
    
    第八章法律实施
    
    第一节法律实施概述
    
    法律实施的分类;法律实施的意义;法律实施状法律实现的意义;影响法律实现的因素。
    
    第二节执  法
    
    一、执法的概念执法的定义;执法的特点。
    
    二、执法的原则依法行政原则;讲求效率原则;合理性原则;其他原则。
    
    第三节司  法
    
    一、司法的概念
    
    司法的定义;司法的特点。
    
    二、司法的原则
    
    司法法治原则;司法平等原则;司法独立原则;司法责任原则;司法公正原则。
    
    第四节守  法
    
    一、守法的概念
    
    守法的定义;守法的意义。
    
    二、守法的要素
    
    守法主体、守法范围、守法内容。
    
    三、守法的原因
    
    四、守法的态度
    
    第五节法律监督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
    
    法律监督的定义;法律监督的意义。
    
    二、当代中同的法律监督
    
    圉家监督;社会监督。
    
    第九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第一节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法律解释的定义;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二、法律解释的分类
    
    正式解释;非正式解释。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文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等。
    
    四、当代中国的正式法律解释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第二节法律推理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
    
    法律推理的定义;法律推理的特征。
    
    二、法律推理的方式
    
    形式推理;实质推理(辩证推理)。
    
    第十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含义与分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的定义;法律关系的特征。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与|斥讼法律关系;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其他分类。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二、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权利;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相互关系。
    
    三、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一、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抽象条件;具体条件。
    
    二、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的概念;法律事件;法律行为。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第一节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的定义;法律责任的种类。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
    
    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
    
    三、归责与免责
    
    归责的概念;归责的原则;免责的概念;免责的条件。
    
    第二节 法律制裁
    
    一、法律制裁的概念
    
    法律制裁的定义;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
    
    二、法律制裁的种类
    
    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第十二章 法  治
    
    一、法治的内涵
    
    二、法治与法制
    
    三、法治与人治
    
    第一节 法治的含义
    
    第二节 法治与民主
    
    一、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第三节 法治国家
    
    一、法律与国家的关系
    
    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
    
    二、法治的基本原则
    
    法律至上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正当程序原则。
    
    三、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
    
    完备丽良善的法律体系;健全高效的法律运行体制;高素质的法律职业队伍;较高的全民法律意识;良好的法律秩序。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发展历程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
    
    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高度的民主政治体制;较高的公民文化素养。
    
    三、依法治国方略及其实施
    
    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汪。
    
    第十三章 法与社会
    
    第一节法与经济
    
    一、法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法;法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法与生产力
    
    法始终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法对生产力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
    
    三、法与市场经济
    
    法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的历史发展;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法与政治
    
    一、法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法对政治具有确认、调整和影响作用。
    
    二、法与政策
    
    政策对法具有指导作用;法对政策实施具有保障作用。
    
    三、法与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的含义;法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
    
    第三节法与文化
    
    一、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法律意识的概念;法律意识的分类;法律意识的作用;法律文化的概念;当代中国的法律文化。
    
    二、法与道德
    
    法与道德的区别;法与道德的联系;法与道德的冲突;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三、法与宗教
    
    法与宗教的区别;法与宗教的联系;法律在处理宗教问题中的作用。
    
    第四节 法与科技
    
    一、科技刑法的影响
    
    二、法对科技的作用
    
    第五节 法与社会和谐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
    
    二、当代中国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三、当代中国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