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之心理学

2011年09月02日 来源:万学海文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单项选择题
    
    1. 大脑皮层上的枕叶是( )中枢。 
    
    A.听觉
    
    B.视觉
    
    C.言语
    
    D.感觉运动
    
    2. 当铃声由中性刺激物转化为食物的信号刺激,意味着动物建立了( )
    
    A.反射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3. 人的意识既能够主动地去认识世界,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这种意识的基本特征是
    
    A.意识的能动性
    
    B.意识的觉知性
    
    C.意识的社会制约性
    
    D.意识的前进性
    
    4. 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心理发生的标志是有( )
    
    A.物质反映形式
    
    B.刺激感应性
    
    C.信号性反应
    
    D.生物反映形式
    
    5. 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 )
    
    A.强化
    
    B.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
    
    D.动力定型
    
    6. 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7. 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8. 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 )
    
    A.似动知觉
    
    B.动景知觉
    
    C.真动知觉
    
    D.自主知觉
    
    9. 神经元是由( )组成的。  
    
    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
    
    C.细胞、突起和纤维
    
    D.细胞核、突起
    
    10. 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 )
    
    A.注意的广度
    
    B.广义注意稳定性
    
    C.狭义注意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11. 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 )
    
    A.物理特性编码
    
    B.表象(形象)编码
    
    C.言语听觉编码
    
    D.语义编码
    
    12. 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一般很难言传的记忆是( )
    
    A.陈述性记忆
    
    B.情节性记忆
    
    C.语义性记忆
    
    D.程序性记忆
    
    13. 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 )
    
    A.有意想像
    
    B.随意想像
    
    C.创造想像
    
    D.再造想像
    
    14.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为中介的。
    
    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感觉
    
    15. 与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A.独立性
    
    B.果敢性
    
    C.坚定性
    
    D.自制力
    
    16. 某学生遇到难题时,会仔细思考,甚至连喜爱的动画片也不去看,表明该生具备哪种品质?    ( )
    
    A.独立性
    
    B.果敢性
    
    C.坚定性
    
    D.自制力
    
    17. 人生观和世界观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范畴?    ( )
    
    A.个性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18. 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9. 巴甫洛夫根据实验结果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成( )等类型。  
    
    A.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B.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C.内向型、外向型、中间型和特异型
    
    D.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
    
    20.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
    
    A.人生全程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B.各个心理发展水平不同
    
    C.各个体心理发展方向不同
    
    D.各个体心理发展阶段不同
    
    21. 心理缓慢发展变化阶段是( )
    
    A.婴幼儿期
    
    B.童年期
    
    C.青春发育期
    
    D.成人期
    
    22. 皮亚杰创造性地将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综合运用以研究儿童心理,这种方法是( )
    
    A.测验法
    
    B.作品分析法
    
    C.临床法
    
    D.问卷法
    
    23.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这种观点的实质是(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24. 他是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发展心理学中受到普遍重视,他的地位和影响至今仍然难以替代。这位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艾里克森
    
    C.维果斯基
    
    D.班杜拉
    
    25. 儿童将已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并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经历的事物。这属于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A.形式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感知运算阶段
    
    26. 我们常说:“学生不但要掌握知识,而且要获得技能。”此处的“知识”概念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 )大致相对应。  
    
    A.书本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言语知识
    
    D.程序性知识
    
    27. 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A.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发现学习
    
    28. 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29. 正强化是指( )
    
    A.呈现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B.呈现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C.撤销一个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D.撤销一个刺激以增加一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30. 耶克斯一多德森(Yerkes-Dodson)定律表明,较难课题的动机适宜强度( )
    
    A.较强
    
    B.较弱
    
    C.中等
    
    D.无规律可循
    
    31. 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32. 适合自由回忆学习研究范型的例子是( )
    
    A.记住中国各省名与相应省会名
    
    B.记忆电话号码
    
    C.记忆外语单词
    
    D.记忆班级同学名字
    
    33. 一个朋友告诉你,他刚才做了心理学实验的被试:“真奇怪,我们做了一个问卷,看了一部电影,又做了同样的问卷。”从这些描述中,你可以得出他是在( )
    
    A.后测控制组设计中的控制组中
    
    B.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中
    
    C.前测一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中
    
    D.后测控制组设计中的实验组中
    
    34. 为了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一研究者分别选取5个年龄段的被试各3个,来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的差异,此种设计为( )
    
    A.完全随机设计
    
    B.随机区组设计
    
    C.析因设计
    
    D.嵌套设计
    
    35. 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 )
    
    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
    
    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
    
    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D.以上都不是
    
    36.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正确解决问题的被试数一样,但很可能在( )上发现实验条件之间的差异。  
    
    A.解决方案的质量
    
    B.解决问题的时间
    
    C.问题解决的潜伏期
    
    D.以上都是
    
    37.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
    
    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
    
    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C.交通工具
    
    D.被访问者的合作
    
    38. 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 )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做出权衡。  
    
    A.反应强度
    
    B.反应准确性
    
    C.反应频率
    
    D.反应组织
    
    39. Posner等人应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 )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  
    
    A.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B.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
    
    C.听觉编码和语义编码
    
    D.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
    
    40. 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 )
    
    A.简单反应时
    
    B.复杂反应时
    
    C.辨别反应时
    
    D.选择反应时
    
    (((408)))41. 首先提出加因素法实验逻辑的是( )
    
    A.汉弥尔顿
    
    B.斯腾伯格
    
    C.霍克基
    
    D.唐德斯
    
    42. ( )实验一般不考察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
    
    A.迫选法
    
    B.有无法
    
    C.多重决策法
    
    D.评价法
    
    43. 有可能产生动作误差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是( )
    
    A.平均差误法
    
    B.阶梯法
    
    C.恒定刺激法
    
    D.最小变化法
    
    44. 某个单峰分数分布的众数是15,均值是10,这个分布应该是( )
    
    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无法确定
    
    45. I类错误的概率α和Ⅱ类错误的概率β有以下关系( )
    
    A.α+β=1
    
    B.随着α的增长,β也会增长
    
    C.α/β=常数
    
    D.如果α非零,那么β也非零
    
    46. 对于以下哪种情况我们应该拒绝虚无假设?    ( )
    
    A.已有研究证明其是错误的
    
    B.所得结果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可能性很小
    
    C.所得结果是由随机误差造成的可能性很大
    
    D.研究者确信该变量对于改变人们的行为是无效的
    
    47. 如果从一个正态分布中,将上端的少数极端值去掉,以下哪个统计量不会受到影响?    ( )
    
    A.均值
    
    B.中数
    
    C.众数
    
    D.标准差
    
    48. 一个( )测量在相同的条件下会得到相近的结果。
    
    A.有效的
    
    B.准确的
    
    C.连续性的
    
    D.可信的
    
    49. 欲比较同一团体不同观测值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指标是( )
    
    A.全距
    
    B.方差
    
    C.四分位距
    
    D.差异系数
    
    50. 现有8位面试官对25名求职者的面试表现作等级评定。为了解这8位面试官评定的一致性程度,最适宜的统计方法是计算( )
    
    A.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B.积差相关系数
    
    C.肯德尔和谐系数
    
    D.点二列相关系数
    
    51. 在一个二因素组间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一位研究者报告A因素的主效应是F(1, 54)=0.94,B因素的主效应是F(2,108)=3.14。你能由此得到什么结论?    ( )
    
    A.因素的主效应比A因素的主效应大
    
    B.此研究是2×3的因素设计
    
    C.研究中有114个被试
    
    D.这个结果报告一定有错误
    
    52. 一个单项选择测验有48道题,每题有4个备选项。用α=0.05单侧检验的标准,至少答对多少道题成绩显著地优于单凭猜测?    ( )
    
    A.答对16题
    
    B.答对17题
    
    C.答对18题
    
    D.答对19题
    
    53. 二因素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交互作用的效应是F(2,74)=2.86。由此可知( )
    
    A.研究中有78名被试
    
    B.一个因素有2个水平,另一个因素有3个水平
    
    C.一个因素对因变量的作用在另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有变化
    
    D.其主效应是不显著的
    
    54. 关于选择常模团体的条件错误的是( )
    
    A.必须明确所要测量的群体的性质与特征
    
    B.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C.不必考虑样本的大小
    
    D.关注标准化样组的时空背景
    
    55. 关于信度的指标正确的是( )
    
    A.信度系数,即实得分数方差与真分数的方差的比值
    
    B.信度指数即是信度系数
    
    C.测量标准误与信度呈负相关
    
    D.测量标准误与信度呈正相关
    
    56. 编制简答题的原则不包括( )
    
    A.将其操作化
    
    B.宜用问句形式
    
    C.填充形式的空格不宜太多
    
    D.每题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57. 关于项目区分度正确的是( )
    
    A.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B.取值范围介于-2和+2之间
    
    C.相关系数越大,区分度越小
    
    D.相关系数越小,区分度越高
    
    58. 两次测验的间隔时间( )
    
    A.对所有心理测验均有影响
    
    B.间隔时间越长,信度系数越高
    
    C.仅对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的测验有影响
    
    D.对所有心理测验都没有影响
    
    59. 韦氏智力量表的离差智商( )
    
    A.以100为均数,16为一个标准差
    
    B.以100为均数,15为一个标准差
    
    C.以95为均数,14为一个标准差
    
    D.以110为均数,15为一个标准差
    
    60. 某儿童所得的比例智商为90,表明其智力发展( )
    
    A.平常
    
    B.迟缓
    
    C.超常
    
    D.都不对
    
    61. 先将群体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的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组抽样
    
    D.分层抽样
    
    62. 一个4岁的儿童,通过了5岁组的智力测验题目,其智商是( )
    
    A.80
    
    B.100
    
    C.115
    
    D.125
    
    63. 应用智力测验测智商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 )
    
    A.了解被试者智力结构的特点
    
    B.使儿童得到相应的教育与训练
    
    C.智力障碍的辅助诊断
    
    D.预测被试者是否能够成才
    
    64. 信度之于效度正如( )
    
    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
    
    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
    
    C.偏差数之于常模
    
    D.常模之于偏差数
    
    65. 在确定常模时,最常用的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组抽样
    
    C.系统抽样
    
    D.分层抽样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