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政治之思修法基、当代政经重点难点

2011年11月23日 来源:万学海文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一)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2.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是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三是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四是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2)《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
    
    一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
    
    二是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三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四是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4)依法处理职业活动中的纠纷
    
    ①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
    
    A.协商B.调解C.仲裁D.诉讼
    
    ②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
    
    A.申诉B.控告C.仲裁D.诉讼
    
    (二)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2012 届钻石卡学员VIP 课程讲义
    
    76 针对性教学:一切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宗旨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一,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第二,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第三,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2)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第一,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第二,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第三,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2.在艰苦中锻炼与在实践中成才
    
    (1)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2)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三)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1.爱情的本质与恋爱中的道德
    
    (1)爱情的本质
    
    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2)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第一,尊重人格平等。第二,自觉承担责任。第三,文明相亲相爱。
    
    2.婚姻与家庭
    
    婚姻与家庭是两个既密切相关又具有明显区别的概念。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
    
    产生的夫妻关系。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
    
    3.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
    
    (1)尊老爱幼
    
    (2)男女平等
    
    (3)夫妻和睦
    
    (4)勤俭持家
    
    (5)邻里团结
    
    4.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1)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2)结婚的条件
    
    结婚的法定条件分为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结婚的必备条件有三个:
    
    一是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二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三是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结婚的禁止条件: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3)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家庭成员关系。
    
    (4)离婚的原则和方式
    
    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保障离婚自由,二是反对轻率离婚。
    
    离婚有两种方式:一是协议离婚,二是诉讼离婚。

上一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