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政治之思修法基、当代政经重点难点

2011年11月23日 来源:万学海文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2年考研复习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复习考生们也越发紧张和重视。对于考研政治来说,各个科目里面有很多重难点内容需要广大的2012年的考生们注意。为了让大家更有针对性的复习,万学海文政治考研辅导专家们特别总结了这些科目的重难点,以供广大2012年的考生们参考复习。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思想修养、道德修养专题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已任,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坚毅品格和博大胸怀。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独立自由和国家繁荣富强为己在几个世纪的探索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
    
    (三)理想信念的实现
    
    1.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
    
    有志者,事竟成;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能辉煌。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
    
    (2)立志做大事
    
    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其中的道理就是希望青年人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
    
    (3)立志须躬行
    
    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按照常理应当是或者理应是)和“实然”(就是实际怎样)的矛盾。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
    
    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著,要想实现伟大的理想是不可能的。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它的事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观念的变化,只是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艰苦奋斗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