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讲义:马哲第四章答疑解惑(二)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什么是先验论?
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叫先验主义、唯心主义先验论。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先天的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把它们回忆起来。先验论否认认识同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联系,从而把认识变成与生俱来的、主观自生的。
例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认为:“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回忆而已”。他的这一观点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否认了认识的客观来源;使认识神秘化,从而歪曲了认识的本质。柏拉图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认为认识是主观精神,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取消了认识能否通过主观反映客观的问题。
7.真理的特点是什么?
真理的特点是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真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中世纪时期,很多天文学家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尽管遭到教会的百般抵制,但仍不能改变地球并非宇宙中心这一事实。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像邓小平说的,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也就是说,真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
(2)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例如,“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就是天文学上的一大变革,尽管“日心说”后来也被证明是不完善的,但这正说明人类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例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漫长的,这一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很多理论,每一个理论都是当时条件下的相对真理,随着这些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发展,也不断接近绝对真理。
(3)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适用于一般情况,但在真空等特殊情况就不适用。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例如,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中世纪人们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这一说法在太阳系是正确的,但对整个宇宙来说,太阳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还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例如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必将过渡到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