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之第二章(1) 3
2008年07月23日
来源:新浪考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四、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社会历史观结合起来,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理解,使得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在于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到哲学中来,并使它成为自己哲学的基础。
由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的揭示和有力的证明。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劳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劳动不是个别人的孤立活动,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劳动不仅生产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产品,同时也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
第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第三,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因此,一切观念、思想、法律、宗教等,归根到底是由物质原因所引起的,也应从社会的物质关系中得到解释和说明。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第一,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第二,设计手段、方法,第三,检验、评价实践结果。
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区别在于是否打上人类实践的印记。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