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专业选择更有技术含量――2009年专业形势解读与建议
2009年12月25日
来源:求学|跨考 孙逸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看清变动形势慎重选择专业
特征:冷热倒置降中有升
在专业录取分数普遍降低的情况下,哲学、历史等基础性学科反而录取线有所提高。
四川大学今除了4个新增专业,其他专业分数线几乎全部下降。经济学、管理学降幅达20分,哲学类、法学、教育学等专业相较去年下降了5~15分,降幅小于热门专业。
浙江大学2009年复试分数线,总分除“哲学”330分与去年持平不变,历史学315分比去年提高35分外,其余如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等10多个专业均出现了5~40分不等的降幅。
复旦大学多数专业的考研复试分数线较去年有所下降,如经济学、法学、文学、医学、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其中经济学专业复试分数线较去年下降15分,法学专业则下降25分。与其他多数专业复试分数线下降不同,该校哲学、教育学和历史学三个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则较去年有所提高,其中历史学专业复试分数线上涨10分。
分析:冷热转换需要客观考虑
经济、管理、法律等报考热门今年分数下降是意料之中。某教育集团考研评论员分析,从目前已经公布的自主划线院校复试分数线来看,近一半专业的分数都在下降,文科专业更是如此,这与文科就业形势严峻、报考人数下降有关。另外,由于法律等专业硕士扩招,而这些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好,导致报考人数并未增加太多,因此分数线也有所下降。而许多院校的基础性的比较偏冷门的专业不降反升跟缩减招生计划,扩大推免生比例有关,并不能说明报考形势回暖,未来就业预期看好。
浙大法学专业今年的最低复试分数线为300分,比去年下降了35分。浙大光华法学院一位负责人说,今年全国高校研究生扩招,浙大法学专业也扩招了,复试分数线因此降低。但他说,今年的国家临时扩招政策比较特殊,以后不太会再出现这样分数线大幅下降的情况。他认为,各高校很多专业情况都是这样,扩招名额多的专业分数下降更明显,扩招少、甚至不扩招的分数线变化就不大。
建议:明确专业前景认清考研方向
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24.6万人,招生计划安排47.5万人,扩大招生的规模约为6.4%。全国共有96456人报考上海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硕士研究生,比去年增加5966人,增幅达到6.6%。由数据观察,事实上,北京、上海等经济中心城市的考研热度并没有减弱,符合这些城市经济导向的专业更是报考踊跃。更多人面对冷热转换、录取难度降低采取的态度是深思熟虑,认清前路,更加明确的进行考试规划。
对热门专业,有明确职业规划方向的考生不会因为某些形势的波动而改变初衷。在2009年全国报考北京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考生中,有9379人报考了金融学专业,比2008年增加了1067人,增幅为12.8%,报考人数排名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真可谓“逆势飞扬”。大多数学生认为,虽然现在全世界经济形势不是很乐观,有些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不好找工作,但这不代表以后的情况一直会这样。坚定考金融学的学生认为,等到研究生毕业,中国金融业将继续蓬勃发展,人才需求量大,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会像以前一样抢手。本科学国际贸易专业的考生康峻说,他跨专业考金融学专业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从大一开始,他一直自学金融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就为考上金融学的研究生。对于目前有些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不好找工作的情况,小康并不担心,他说,只要读研究生时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积极到企业实习,积累工作经验,将来的出路不成问题。
同样,许多原本不大惹人注目的专业,比如焊接专业,因为和航空航天制造业关系紧密,考研热度不断升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次进入北京地区报考十大热门专业也反映出理工类专业的前景被看好。原本打算跨考法律硕士的南京理工大学的高永明同学认为,虽然现在所学的材料学专业本科就业形势一般,而且所花的时间和精力都远远超过经管法类专业,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比较明确,高级人才需求量也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而增加,最终还是报考了北航的材料学相关专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