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广东省 主管部门:广东省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重点实验室

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简介
 
一、重点实验室概况
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 prevention veterinary priority laboratory )以省特色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为依托,以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以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为主线,注重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力争纵、横向科研项目立项,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管理,达到资源共享,提高科研、教学质量与水平,以及服务地方的能力。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具有水禽传染病和猪传染病免疫防制研究特色的实验室,是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和学术影响的专业科学研究实验室。
20131月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所在学科预防兽医学科获批广东省高等院校重点学科;依托的兽医学科20132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兽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建设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广东省学位委员会验收。
以实验室建设拉动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提高。通过具体措施,构建更为完善的学科队伍。与此同时,扩大与基础兽医学科,临床兽医学科的联系,使之有机结合,相互交融,起到良好的互补效应。形成了职称、年龄、学位合理的学科队伍,为研究工作,人才培养创造前提条件。使实验室达到全国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重点实验室水平。在联合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础上,独立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使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上一个新的台阶。
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构建思路。学科实验室与深圳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预防兽医实验室建立猪病诊断研究室;国家家禽育种中心—肉鸭研发分中心的肉鸭疫病防治研究实验室;温氏集团新兴食品联营公司建立“产、学、研”教学基地等,密切了与生产企业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教学与科研水平。在科研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注重中试过程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充分利用本系的教学实习基地——兽医院等,有计划地将实验室成果应用到临床中去,结合校外教学基地进行成果的推广和转化,达到了以科研促临床和以应用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的双重效果。
 
二、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任顾万军,省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科带头人、猪传染病诊断与防制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教授,专业技术岗位二级,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历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全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常务理事,家畜传染病学教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佛山市养殖业协会会长。
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病原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担动物医学专业的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家畜传染病学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收集大量的信息与素材,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精于教材的教学原则,收到了优良的教学效果。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指导10名硕士学位研究生,与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联合指导4名学位研究生。2004年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佛山市三育人先进个人;主持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佛山市重大科技项目各1项。在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病以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诊断与防制及病原分子生物学方面具有较深入的研究。先后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4年)、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主持广东省科学基金项目1项(2009),参加广东省农业重点攻关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获佛山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1项,中山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1项。主持的猪呼吸道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的多联PCR诊断研究,建立了猪呼吸道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建立了主要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的多联PCR诊断方法;参与研究的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诊断PRRSVPCV-2PRV,建立了一种特异、简便、快速的PRRSVPCV-2 PRV抗原的免疫组化诊断方法,获省2011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研究团队
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以学校建设的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平台,下设细菌研究室、病毒研究室、免疫研究室、猪病研究室、禽病研究室、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等。预防兽医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38人,其中高级34人,中级4人。学科有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3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二级教授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人,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控专家1人,农业部兽药典委员1人、兽药评审专家2人,广东省生猪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猪病防控岗位专家1人,广东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专家2人,具备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13人。各学术方向均配备了有相应专长的、学术功底较为深厚的带头人。
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在建设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省农业厅项目6项;佛山市计划项目4项;横向课题多项。
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3年的建设中,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省农业推广技术三等奖3项;佛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山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通过省、市鉴定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3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9篇。主编、副主编论著2部。
 
四、研究方向
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下设3个研究方向:动物病原分子生物学;水禽传染病诊断与防治;猪传染病诊断与免疫防制。
动物病原分子生物学方向:动物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是动物传染病诊断、免疫与防制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传染病的病原体的特性、致病机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防治新的传染病意义重大。有计划和针对性地开展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动物传染病的快速鉴别诊断,免疫机理和免疫防制以及病原变异的动物疫病发展趋势的预警及疫苗免疫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水禽传染病诊断与免疫防制方向:水禽养殖业近些年来在广东及南方各省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水禽传染病的种类逐步增加,传播速度加快。水禽也是某些动物传染病和人兽共患传染病的中间宿主,水禽传染病的研究对传染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水禽传染病的种类以每12年增加一种的速度在增加,相当数量的常见传染病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免疫应用疫苗的因素,复发或群体发生,给水禽养殖业造成很大危害。
猪传染病诊断与免疫防制方向:本研究方向主要针对在集约化养猪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的诊断、免疫预防和综合防制(治)而确立。近年来,猪的疫病复杂化,尤为严重的是一些影响繁殖和生长发育的非典型、混合感染等传染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加巨大。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免疫的研究工作;免疫学诊断及检测方法,进行猪传染病的诊断和免疫学检测研究;以病原体分离、培养、鉴定等研究为基础,开展疫苗、药物和其他免疫相关制剂的研究、开发;加强对猪传染病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学以及免疫预防和综合控制方面为主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重点学科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

预防兽医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预防兽医学: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顾万军教授。学科现有教师30人,其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17人,中级职称4人,15人具有博士学位,学术骨干梯队结构合理。预防兽医学科课程中省级重点课程2门:家畜传染病学、家畜病理学,校级重点课程1门:禽病学。学科设5个研究方向:动物病原分子生物学、水禽传染病诊断与防制、家畜传染病诊断与防制、免疫与营养代谢病防治、猪传染病防制。预防兽医学科以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基础研究中心为基础平台,下设6个功能研究室: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动物免疫学研究室、细菌学研究室、病毒学研究室、禽病研究室和猪病研究室。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国家级5项、省部级19项、市厅级5项,累计科研经费366万元,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4项。主要开展水禽传染病诊断与免疫防制,病原分子生物学和动物传染病的快速鉴别诊断、免疫机理和防制的研究工作。以猪病和禽病研究为特色,在岭南地区及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和较高的学术地位。

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学科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首批三个具有硕士点的学科之一,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

本学科立足学科前沿,强调学科交叉和融合,结合地方需求,以应用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围绕佛山市陶瓷、LED、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加工与制品等重点产业,瞄准陶瓷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精密光学检测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及装备、轻合金加工技术与应用等发展方向,大力开发应用技术,坚持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服务地方和行业经济。学科现有骨干教师30人,其中,博士 18人,硕士 10人;教授 15人,副教授 12人。

本学科在面向微/纳制造的纳米级精度微测量及微定位、高速高精CNC并行流水插补器等相关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此外,学科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紧密围绕佛山的优势产业,在陶瓷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陶瓷洁具数字化制造工艺、多颜色复杂图案马赛克自动铺贴装备、铝/镁轻合金加工工艺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与开发,承担了多项省部级重点课题及大量横向项目,并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一批较高层次成果。

本学科2008年以来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14项省部级项目,科研到帐经费达149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进入三大检索51篇,获得专利18项。近年来,学科投入经费1492万元,添置了如英国雷尼绍XL-80激光干涉仪、PULSE振动噪声测试系统、冷等静压机及激光测振仪等一批中高档实验设备,拥有广东省高校现代制造装备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机电专业能力实践创新基地、广东省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广东省机电技术工程教育中心教学和科研平台。此外,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是广东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本学科开展陶瓷装备、数控化技术及装备、精密光学检测技术等相关研究,能够得到众多相关地方产业的支撑,具有较大的地方产业优势。

 

可授予的学位

学术硕士:工学、农学硕士学位。

专业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控制工程)、农业硕士。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427人,其中专任教师793人。全校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正高职称147人,副高职称40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5人,硕士学位教师543人,留学回国人员59人。此外,聘请世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博士、丁肇中博士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4483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6726人。

学生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