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2015年08月03日 来源:吉林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由于适应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逐渐提高,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最现实的问题是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教育教学资源有限。在此情况下,要想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就要对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做到资源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需要转变培养思路与做法,从“批量式培养”向“分流式培养”转变。

  一、“批量式培养”与“分流式培养”模式探析。批量式培养是指培养过程基本都是“学校主导”、“全程预设”、“整齐划一”的过程。所有学生入学后统一在固定的学期修习相同或相似内容,培养过程如同事先备好的“盒饭”,菜品(课程)固定,菜量(课时)固定,菜式(授课方式)固定,只有一两道配菜(选修课)略有不同。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大“批量”的培养,我们称之为“批量式培养”。批量式培养有其自身优势,但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而言,却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一是培养缺乏针对性,二是浪费教育教学资源。与批量式培养相比较,分流式培养更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更能做到教育资源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更有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分流式培养是根据研究生个人特点,将其科学合理的分流,再将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按需分配,并定期评估学习效果的培养过程。也可以说,分流式培养的目的是立足现有办学条件,根据学生个人特点,使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以期最大限度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分流式培养主要强调综合评定、科学分配、按需补给、合理利用、动态评估。相对而言,分流式培养是半开放的、互动的、充分重视学生差异和需求的培养模式。

  从研究生培养特点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适合采取分流式培养,因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实践,良好的实习实践环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不足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训练,要想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唯有将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按需分配,使最需要的人获得资源。教育硕士生源背景有着显著差异,有一些是来自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手”,而有些则是刚踏出校门的,无实践经验可谈的“新人”。在此情况下,要求老手与新人一样进行实践训练,同样分配指导实践的导师和实习资源,只能说达到了表面的教育公平,实际上是对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的更好培养,对他们来说,被动的被分配本不需要的实践机会,也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分流式培养”的实施策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教育要坚持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结合,且学术性教育要为职业性培养服务。所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流可以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两方面来加以区分。分流结果大致有四种情况:理论和实践基础都好、理论基础好但实践基础弱、理论基础弱但实践基础好、理论和实践基础都弱。根据学生分流情况进行导师和教育教学资源的分配,分配的原则是取长补短,力争做到人(导师)尽其才,物(教育教学资源)尽其用。同时,对于基础好、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要加强指导和训练,使其成为榜样,发挥学习导向作用,借以带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整体质量。对于某些经验丰富的、理论水平高、实践资源丰富的学生(研究生中也有专业领域内的精英),甚至可以通过一定的评估后,作为“学生导师”来指导其他学生实习实践,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又弥补了高校实习实践资源的不足。

  在此,“好”与“弱”的划分应通过综合评定。首先,评定过程要测验与面试相结合。测验应分为笔试和实操两部分。其中笔试的出题范围要做到广度与深度兼顾,要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要起到筛查的作用。实操测试要选取本领域本专业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查,旨在考查学生的实践基础。测验后进行面试。面试作为教育测量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和测验优势互补。

  分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资源的合理分配是为了在既有办学条件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就是说,分流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学生之间的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因此,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分流后,还应对各组学生的学业进程,进行定期的动态评估,对学生进行督导。

  分流式培养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种设想,旨在通过对学生的科学分组,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期在现有办学条件下,较好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分流式培养的设想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之处,如分流结果粗糙地划分为四种情况;分流后动态评估的标准还有待明确等。同时,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分流式培养旨在既有办学条件下培养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资源的发展与完善才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坚实力量。(杨忠君 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