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缘何难以真正落实?

2012年01月17日 来源:北青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培养方案只是“大框架” ,课程设置与“学硕”差别不大———
    
    为更好地适应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计划到2015年形成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1:1的格局。普遍意义上的理解是: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的大方向是偏重学术理论研究,而专业型学位则更注重实践能力。然而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具体的培养计划中,一些高校在二者的培养上并没有差别,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新瓶装旧酒”的指责。
    
    ●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被指“新瓶装旧酒”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这是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专业硕士培养的定位。据笔者了解,虽然各高校均出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但由于学制、专业性质及师资力量的差别,专业硕士的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不少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实现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差异化培养并不容易。
    
    笔者从某传媒大学2012年的招生简章中了解到,该校 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大约为一千多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各占据了近半的硕士生名额。然而与这一数字本身并不相匹配的是,在该校的网站上查找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除了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等大的概念有所区别外,涉及到具体的课程安排和专业考核上,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之间并没有看出明显的差别。
    
    “‘专硕’和‘学硕’看不出大的差别来,培养方案只能算是一个大的框架”,该校广播电视艺术硕士生小刘(化名)告诉笔者,虽然学校对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采用了不同的培养方案,但是二者之间几乎没什么区别,除了部分“专硕”课程稍微偏重实践外,“专硕”和“学硕”的大部分课程是一样的,学生们也经常在一起上课。
    
    在另一所师范类院校,教育学院学科教学(物理)方向的硕士生小白也向笔者出示了他们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而在该校研究生招生网站上,笔者还查阅到物理系下有一个名为教学与课程论专业物理教学论方向学位硕士,虽然同是物理教学方向的硕士,但是专业硕士分属在教育学院下,而学位硕士则分属在物理系下。在对两种不同类型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对比中笔者发现,教育学院学科教学(物理)方向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程包括“物理学习心理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物理教学论”。让笔者感到惊讶的是,同样是这四门专业必修课程也出现在了物理系教学与课程论专业物理教学论方向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所不同的是,专业硕士的专业必修课散见于学位硕士的基础理论课程、研究方向课程、必修课程之间。
    
    同样,作为研二的法律硕士(法学)小王也告诉笔者:“法律硕士(法学)课程的实用性不强,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理论性课程全而不专;一些应用性课程如法律文书、职业伦理、谈判技巧等仍然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教学模式和学术型硕士差不多。”
    
    ●培养方案缘何未能真正得到落实
    
    四年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还仅占到研究生招生数量的7%,而2011年这一数字就攀升至30%。更有专家预测,2015年,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研究生比例将达到1:1。不过,尽管专业硕士的比例在增加,而从目前一些高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尚难发现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差别。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导致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难以得到落实呢?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许多高校事先并没有想清楚如何培养专业硕士,就开始大规模地招生,由此造成配套资源的短缺。“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没有及时得到调整,资金投入不足,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不够健全,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难以真正实现。”
    
    “在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之前,很多高校做了像具体的师资构成、学校相关的实践部门安排具体的见习工作等方面的承诺,但是最终真正有实力去做的学校很少。”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所所长操太圣指出,有的高校也在尝试建立实训基地,要求专业硕士与相关实践部门建立联系,但是资金不足、管理不配套往往导致这样的培养机制有名无实,基本上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据了解,针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不明晰的指责,很多高校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便是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由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指导工作,但据笔者了解双导师制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对于双导师的落实问题,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所所长操太圣并没有抱乐观的态度。他指出,高校虽然宣称是实施双导师制,但实际上对专业硕士的大部分指导还是来自于校内的导师,常见的情况是一个校内导师既会带专业硕士,还会带学术硕士,校内导师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就很难区别对待,而且校内的导师主要还是做学术工作,这对于倾向于实践的专业硕士是很不公平的。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同样指出:“专业硕士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目前很多高校对专业硕士的资金投入不足,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钱给校外老师,师资力量跟不上,而一般来自于企业的校外导师学历上往往不达标,培养模式也没有学术型的健全。”
    
    操太圣同样对校外兼职导师能否肩负起导师职责表示担忧:“有的高校实践部门会高薪聘请校外兼职导师,而这样的校外兼职导师本职工作已经非常繁忙,究竟会有多少时间来指导专业硕士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校外兼职导师所指导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按照严格的学术要求并不专业。”
    
    ●专业硕士如何才能做到实至名归
    
    如果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授课方式及师资并无太大差异,势必会影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那么如何才能落实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实现专业型硕士的特色培养?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利曾建议,应由政府出面,建立高校实习基地,以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以及实际工作平台为依托,由社会单位主动与高校对接,发挥其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势的主动性,结合高校系统的科研理论教育优势,才能真正迅速地落实这个政策。
    
    “确实,高校必须要为此专门加大师资的投入力量,专业硕士的培养要区别于理论型的学术硕士,高校就必须要在设备、实验仪器和社会资源上做足功夫”,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所所长操太圣表示,仅仅依赖于学校图书管理的建设、校内仪器的更新还不足以切实地解决问题,专业硕士不能只坐在书斋之中,要真正走向社会实践中去,高校就必须要调整“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操太圣还指出,传统的学校管理方法可以将学术硕士管理得井井有条,但现在专业硕士的管理已经超越了学校的范围,高校就应该积极与社会各个部门进行合作,这其中就涉及到了跨领域、跨部门的管理,高校要增强对专业硕士的有效服务;同时,高校不能再套用学术硕士的考核机制,专业硕士应该建立一整套特优的考核机制,包括具体的论文发表上和监督体系都应有所区别。
    
    对于如何真正落实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给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行招生。高校应该更关注生源质量而不是招生规模,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其次,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必须实现差别培养,要重视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最后,要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学校、院系和导师的作用,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就业渠道。”
    
    专家们还指出,国外专业硕士教育的经验也可供借鉴。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的55%以上。美国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的一些方法值得参考,以新闻学专业为例,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通过办自己的报纸《密苏里人》,KOMA电视台和KBIA公共广播电台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这些实践平台上学生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