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国际管理学院刘宝成:MBA不应是快速消费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1991年中国国家教委首批批准9家院校试办MBA教育,15年后,今天开办MBA课程的中国院校已逾百家,中国MBA教育可谓发展迅猛。尽管国内MBA教育包括EMBA教育,生源、师资和适合本土的教学内容等方面教学内容的缺乏,还是不争的事实,但个别的佼佼者业已在国际权威的MBA排名榜中登台。回头看这15年间,MBA学员在MBA教育中的收获、MBA本身道路上的得失显得更为分明,而我们希望更多讨论的是,未来的MBA教育应该如何发展,作为中国商业社会优秀人才的输送器,如何不再受责于“商业的成功、教育的失败”?为此,《商务周刊》将陆续采访国内著名商学院院长和有关人士,共同探讨以上问题。
一脸大胡子、短发,喜欢挑战常规,甚至有些玩世不恭——这位颇有江湖人气质的中年人却又并非莽汉。刘宝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法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戴着金丝眼镜让他看上去温和了一些。除了一手让对外经贸大学的中法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走向市场崭露头角外,刘尚办有自己的几家公司、担任多家企业的顾问,同时,他是著名的“一元钱工资”的商学院院长。
刘宝成曾经在美国西东大学就读MBA和MSIB,也曾经担任过多家外资公司的高管。2001年后,重返对外经贸大学任教的刘宝成担任了对外经贸大学两个二级学院——中法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及中美国际管理学院的院长职位,经历了这两个学院走向市场的种种尝试、努力、挫败和巨大收获。
在宣布成立3个月之内就以21.6万元的学费招满学员的中美国际管理学院创造了一个奇迹,国内媒体将其称谓商学院的一匹黑马,独创的“三联导师制”和“教学伙伴制”颇得同行称道。然而就在一年前,变故突起,刘宝成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分道扬镳。“美方要求大幅提高学费,我们自忖无法办到,另外教育理念无法调和。道不同不足与谋啊!”刘对《商务周刊》如是解释,语气中既透着洒脱,也不乏无奈。
刘宝成对《商务周刊》解释说,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MBA教育是做企业还是做教育的两难问题”。刘宝成曾为此组织过MBA院长论坛,希望通过这样的组织把MBA教育体系联系起来,但这个论坛日渐式微,终究没有进展下去。而同一个问题的讨论,却至今还在不同的场合继续着。
《商务周刊》:国内的MBA教育,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到一定的阶段。您如何看待现在的MBA教育现状?
刘宝成:我觉得中国所有的MBA教育都进入了一个误区,把教育当成了快速消费品,过度开发,这是非常不好的。你看商学院的招生,基本上是广告狂轰滥炸,有的一个项目就投入几百万元的广告。那么,一个大学设立MBA、EMBA,你到底是把它看作创收还是看作大学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实际上,它应该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培训。
《商务周刊》:如果它是教育的一部分,应该如何体现?
刘宝成:教育讲求学科的合理性,讲求基础和专业的搭配,更注重文化的浸染。既然大学颁发的是学位证书,而不是职业证书,就不应该偏废基础理论的教育,以及对学生文化及价值观的熏陶。很多基础教育,看上去不会马上发生作用,但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未来的发展却有莫大的关系。MBA要分清楚三个词:教育、培训、咨询。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到商学院来,是因为工作中遇到了实际问题,希望得到一系列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实际上是在期望得到一个培训甚至是咨询。于是现在很多地方演化为培训,强调一招制敌的技能和上手很快的操作模块,强调马上就可以用。
现在,整个中国的消费心理,包括高端的教育消费心理,都是这样的“急用现学”。把商学院和学生看作一种销售关系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和其他销售关系不一样的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有点像医院和病人的关系,理论上叫做信义关系。病人来找医生,并不知道自己需要开什么药物,学校也是同样,因为学生无知或者少知才到你这里来的。学员来的动力,可能是工作中遇到问题,但是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子,是学校应该主要考虑的问题。MBA作为一个学位,主要的教育功能在于思想性,而不是向学员兜售几个点子。
《商务周刊》:但是,国内MBA每年也有很多的排行榜,特别是学员选择学校也常常依靠口碑,所以商学院必须办得很好才能赢得学员,他们自身肯定要努力提供最好的产品,提供最能吸引学员的课程。
刘宝成:这就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你要看清教育,5年、10年都不一定真正看清楚。现在评价商学院也都是从商品的眼光来评价的,相比国外有各种不同的排行、多元的评价体系,中国有点一边倒。
我以前一直在推动一个商学院院长论坛,希望大家能够坐下来,踏踏实实说说课程体系的问题,有一个共识,大家达成一个联盟,不要这么急功近利。不过后来没有办下去。
《商务周刊》:我相信您本人也担负着盈利的任务。那么,您是如何平衡盈利和教学之间的关系呢?
刘宝成:是的,我也有盈利的任务,所以平衡两者的关系很难。我现在正在开发其他的课程,比如酝酿中的环境管理的课程。我的想法是,与其把MBA彻底商品化,不如再开别的东西。我们要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而不是在一个点上把它迅速地商品化。
另外,我认为学员不是客户。对客户,你只需为他服务、让他高兴;对学生则不管他的社会地位多高,还是要把他当作学生,让他与自己的惰性和知识缺陷斗争,挑战极限。尽管那是痛苦的过程,但那也是让他们真正受益的过程。
《商务周刊》:您管理过两个商学院,一个是与美国著名的马里兰大学合作的中美国际管理学院,一个是与法国百年老牌大学巴黎第一大学合作的中法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您的合作者和任课教授分别来自美国和欧洲。在商学院教育中,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有着很大差异,您体会到这样的差异了吗?
刘宝成:是的,两者最根本的是文化上的不同。美国文化个人色彩比较浓厚,勇于挑战,思维活跃,鼓励辩论,直截了当,往往在两点之间画直线,中美学院的老师严格按照时间上课、下课、课间休息。而中法学院的老师则人文气息浓厚,他们可能早早地在楼道里和同学打招呼,也可能迟到,高兴起来会和同学去跳舞。
在教学上,这种区别也很明显,从教材上就可以看出来。美国的教材无一例外地印刷精美、质地好,价格也很高,一本书要七八十美元,让学生觉得很有面子;而中法学院授课基本没有固定教材,越好的老师越不使用教材,因为他们认为授课内容一旦印刷成课本,特别是精美的硬壳书,那就过时了,不能代表最新的变化,不能反映自己的思维。另外,学费悬殊也很大,中美学院21.6万元人民币,中法学院最高收8万多元人民币。总的说来,美国的商业气氛要更浓一些。
《商务周刊》:现在很多商学院都提出特色教学、本土化教学,您认为商学院要如何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
刘宝成:我觉得现在谈商学院的特色还为时过早。因为首先要商学院的质量达到一定的通用标准,才能去谈特色。我曾经做过一个比方,如果刺猬浑身黏上孔雀毛,它会非常有特色,但它终究不会是孔雀,因为它没有孔雀的灵魂和雍容。所以我一直坚持,做好质量再谈特色。从商品竞争角度来讲,特色是在质量标准化、竞争白热化的基础上出现,而中国商学院质量远没有达到标准化,竞争也没有白热化,因此还是扎实练内功。许多商学院在追求特色,实质上是找卖点。我在各种场合都强调,特色必须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上,否则就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中国的商学院还是应该将重心放在提高质量上。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能够保证基本质量水准就是已经是特色了。
《商务周刊》:您认为现在的商学院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刘宝成:我觉得MBA教育应该是一股清新之风,来扭转现在商业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情况,转而加大力度提倡商业道德、信用和对是非问题的正确判断,而不是追逐名利。商学院仅仅传授学生技能是不够的,而是应该培养领导风范,让学生能够成为社会的表率,去影响自己身处的这个商业社会,特别是促进商业文化和价值观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我曾经说过,如果中国企业领导者能够把25%用在餐桌上的时间转化到课桌上,中国的GDP会更加健康地增长,因为消费可以创造GDP,但是不能创造生产力。你看看我们多少的老总,多少企业的领导人,天天周旋在餐桌上、卡拉OK包房里。
具体来说,我理想中的高等管理人才应该具备“工”字型的结构:战略视野+专业知识和技能+沟通能力。对于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来说,外语尽管是必要的,但它只是沟通能力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态度、行为以及价值观则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