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公共管理硕士简答题加强练习及答案
2010年12月16日
来源:帮考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请分析在采用市场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应考虑的限制性问题。
参考答案:运用市场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限制性问题包括:
(1)民营化带来的经济损失问题。民营化,正如新公共管理所主张的,以提高效率(经济效率与管理效率) 为出发点和根本特色,但是由于民营化改革容易偏离最初的宗旨,其结果可能是政府在民营化中获得了财政危机的暂时解脱,而企业也通过某些非正当手段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而最应该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却在民营化中悄悄流失。
(2)民营化引发的公平性问题。公共服务具有非选择性,公共服务对公众来说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所以就要求公共服务供给做到公平与公正,体现公共性。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就是使服务具有普遍意义而不是被少数人所特享。传统上,公共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间接关系,公众集体付费,政府集体供给,在排除特权与腐败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存在差异,例如许多福利项目、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供给等。但在市场条件下,单一的供求关系可能被打破,一是生产者以营利为目的,它们会按照市场竞争法则去选择有利于其获利的服务项目,对于那些不能很好获利但又不能不提供的服务,则有可能消极供给;二是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无须集体性统一地消费,因而可以选择不同服务或不同层次的服务,但对于那些生活困难者来说,却是没有选择权可言的。当一部分人被剥夺了某些选择权时,很难说是社会公正的表现。
(3)民营化引发腐败和私人垄断性问题。民营化不必然带来腐败问题,但在公私合作、化公为私的过程中会增加腐败的机会。与公共服务民营化所产生的腐败问题相伴而来的可能就是民营化之后形成的新的私人垄断现象。人们担心公共服务由政府垄断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主张通过竞争机制使服务的供给更有效率,也更加公平。但由于企业在民营化中因腐败问题留下的巨额利润空缺,使一些企业挖空心思去掘取垄断利润;同时,由于民营化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局面,使企业具有取得垄断利润的现实条件。于是,新的私人垄断就会产生。
(4)民营化带来的公共责任缺失。许多地方政府在进行民营化改革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解决财政与投资问题以及减少政府管理职能、减少人员编制等,而对于民营化后可能存在的公共责任空白却估计不足,也或许主观上就希望能够减少政府责任。这都会引发公共部门的责任危机,最终损害公共利益。
(5)民营化带来的新的社会稳定问题。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公共服务在民营之后确实在效率上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却带来新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大量裁员,引起社会不稳定。
(6)民营化过程中的监督问题。民营化使私营部门参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中。但是,私营部门主要追求经济利益,在“经济人”作用下,可能片面追求私利,而忽略了公共利益。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监管作用,不能任其放任自流。
2.简述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法律至上、善法之治、自然公正、平等适用、制约权力、权利本位、正当程序。具体地说就是在法律与国家、政府之间,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政府的权力;在法律与公民之间,运用法律合理地分配利益;在法律与社会之间,运用法律确保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不受权力和权利的侵犯。其核心的理念是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政府的权力。
(2)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包括:1)强调宪法层面的公正、程序、权利和平等价值。2)把公共部门视为一种能够通过公正的抗辩程序来解决争端的结构形式。3)注重建立明确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监督机制。4)把公共管理的对象看作完整和独立的个体,关心个人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保障。5)重视公共管理结果的合理性,不仅要求公共管理行为的主体和程序合法,还要求有利于保护公共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提高效率。
参考答案:运用市场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限制性问题包括:
(1)民营化带来的经济损失问题。民营化,正如新公共管理所主张的,以提高效率(经济效率与管理效率) 为出发点和根本特色,但是由于民营化改革容易偏离最初的宗旨,其结果可能是政府在民营化中获得了财政危机的暂时解脱,而企业也通过某些非正当手段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而最应该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却在民营化中悄悄流失。
(2)民营化引发的公平性问题。公共服务具有非选择性,公共服务对公众来说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所以就要求公共服务供给做到公平与公正,体现公共性。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就是使服务具有普遍意义而不是被少数人所特享。传统上,公共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间接关系,公众集体付费,政府集体供给,在排除特权与腐败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存在差异,例如许多福利项目、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供给等。但在市场条件下,单一的供求关系可能被打破,一是生产者以营利为目的,它们会按照市场竞争法则去选择有利于其获利的服务项目,对于那些不能很好获利但又不能不提供的服务,则有可能消极供给;二是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无须集体性统一地消费,因而可以选择不同服务或不同层次的服务,但对于那些生活困难者来说,却是没有选择权可言的。当一部分人被剥夺了某些选择权时,很难说是社会公正的表现。
(3)民营化引发腐败和私人垄断性问题。民营化不必然带来腐败问题,但在公私合作、化公为私的过程中会增加腐败的机会。与公共服务民营化所产生的腐败问题相伴而来的可能就是民营化之后形成的新的私人垄断现象。人们担心公共服务由政府垄断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主张通过竞争机制使服务的供给更有效率,也更加公平。但由于企业在民营化中因腐败问题留下的巨额利润空缺,使一些企业挖空心思去掘取垄断利润;同时,由于民营化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局面,使企业具有取得垄断利润的现实条件。于是,新的私人垄断就会产生。
(4)民营化带来的公共责任缺失。许多地方政府在进行民营化改革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解决财政与投资问题以及减少政府管理职能、减少人员编制等,而对于民营化后可能存在的公共责任空白却估计不足,也或许主观上就希望能够减少政府责任。这都会引发公共部门的责任危机,最终损害公共利益。
(5)民营化带来的新的社会稳定问题。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公共服务在民营之后确实在效率上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却带来新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大量裁员,引起社会不稳定。
(6)民营化过程中的监督问题。民营化使私营部门参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中。但是,私营部门主要追求经济利益,在“经济人”作用下,可能片面追求私利,而忽略了公共利益。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监管作用,不能任其放任自流。
2.简述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法律至上、善法之治、自然公正、平等适用、制约权力、权利本位、正当程序。具体地说就是在法律与国家、政府之间,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政府的权力;在法律与公民之间,运用法律合理地分配利益;在法律与社会之间,运用法律确保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不受权力和权利的侵犯。其核心的理念是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政府的权力。
(2)公共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包括:1)强调宪法层面的公正、程序、权利和平等价值。2)把公共部门视为一种能够通过公正的抗辩程序来解决争端的结构形式。3)注重建立明确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监督机制。4)把公共管理的对象看作完整和独立的个体,关心个人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保障。5)重视公共管理结果的合理性,不仅要求公共管理行为的主体和程序合法,还要求有利于保护公共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