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传播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2010年10月26日 来源:万学海文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符号、讯息
    
    信息是客观世界的组成要素,是传播的基本客体。但它是抽象的,具有载体性,必须附着在物质载体上才能进行传播。符号就是这样的物质载体。当一组符号被用来表示特定的信息,就构成了一个可以传播的内容,就是讯息。讯息是传播的基本单位。
    
    2、把关人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他们被成为“把关人”。卢因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这些把关人负责把关、过滤信息的进出流通。所谓把关人就是催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
    
    3、群体动力论
    
    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 最先提出。群体动力论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和影响。从研究中可以得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群体的规范可以直接制约和影响个人的行为。二战中他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对军队士气问题的研究,同时还进行了劝诱人们改变饮食习惯的研究。卢因的群体动理论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
    
    4、施拉姆
    
    美国传播学者,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编纂的第一本权威性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他一生中著有30余本著作,创立了衣阿华民意调查中心等四所研究机构,培养了许多学生,是传播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5传播控制研究
    
    大众传播是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会信息系统,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会把它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因此大众传播也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种研究就是“控制研究”。控制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二、简答题
    
    1、比起其他人类传播类型来,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
    
    (1)传播者职业化、组织化
    
    (2)讯息复制化,其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
    
    (3)媒介机械化、电子化、网络化
    
    (4)受众大众化,即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分布广泛、相对隐匿
    
    (5)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
    
    2、试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集中在研究目的、研究焦点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
    
    研究目的的差异:美国的传统学派的研究目的是要维护现在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因而实用性、经验性明显。而欧洲的批判学派是将传播活动置于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从哲学、社会学质化分析的角度探讨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矛盾与冲突。利用对现存传播状况的研究改变既存事实、促进社会变化,因而要对现有的状态进行分析、批判。
    
    研究焦点的差异:由于传播学传统学派研究目的在于维护,在于实用,因而它的研究焦点就放在了传播效果与受众上。批判学派着重点在于宏观的传播体制的研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上。这与它希望找到变革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动力的出发点不无关系。
    
    研究方法的差异:传播学传统学派强调定量分析,注重实证、经验、微观。批判学派强调定性分析,注重思辩、理论、宏观、全面。
    
    三、论述题
    
    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四个阶段?各有什么代表性的研究?
    
    1、枪弹论
    
    盛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认为,软弱的受众象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代表性研究:拉斯韦尔的宣传分析、李和李的“宣传的七种技巧”等。
    
    2、有限效果论
    
    该理论也可以叫做“最低效果法则”,它认为传播活动是传授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直接和唯一因素。大众媒介透过许多中介,在其他多种格局影响下发生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
    
    代表性理论:态度劝服理论、两级传播论等。
    
    3、适度效果论
    
    适度效果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认为,大众传播对于受众虽然没有枪弹论所认为那样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论说的那么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应该从受众这个角度来衡量,并且从长期效果来衡量。
    
    代表性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与扩散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教养理论、知识沟假说等。
    
    4、强大效果论
    
    20世纪80年代后重新兴起的强大效果理论,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有巨大的效果。但是与枪弹论不同,强大效果论强调的效果不是简单的、直接的,而是复杂的、间接的;不是短期的、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不是微观的、个体的,而是宏观的、社会的。
    
    代表性研究:沉默的螺旋假说等。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