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 2015年考前考点精华指南之毛中特

2014年12月23日 来源:跨考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XZ】

  十三大(1987年)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

  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六、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XZ】

  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概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七、改革开放理论【FX】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新发展:①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FX】

  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南方谈话

  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b.“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十四大报告

  b1.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

  b2.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

  b3.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来说。【FX】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FX】

  ①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并推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及各方面改革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来展开,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

  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FX】(2015重中之重)

  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中国,这两种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

  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9.5)

  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为解决这一历史性课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

  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庄严宣告,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实行①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分析题考点,下接标题2)

  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分析题考点,详见下文标题3)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9.21)

  (续标题1—②)要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FX】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大纲解析p140:是马克思主义主义政党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

  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我们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所以说,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

  ——《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FX】要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①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②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③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专门的协商机构、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3. 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

  (续标题1—③)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我们必须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来展开和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FX】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它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十八届四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