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选择题
2011年12月09日
来源:新东方在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1.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有
A.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
B.“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C.“执两用巾”
D.“洞悉症结” 【ABCD】
32.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表现为
A.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
B.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
C.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D.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 【ABCD】
3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具体表现为
A.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创造的一定条件下起作用
B.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C.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
D.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BCD】
34.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茌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一命题表明
A.意识总是先于物质而存在
B.在一定条件下,人的实践受理论的决定
C.人的实践活动要以理论为指导
D.人类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D】
35.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具有
A.目的性和计划性
B.创造性
C.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ABCD】
36.下列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B.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C.整个世界都是人类实践的结果
D.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AD】
37.下列命题中贬低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犯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错误的有
A.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B.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
C.人将成为“机器世界的玩物”而被保存在将来的动物园取
D.意识不过是“移人人的大脑并被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BC】
38.中介是指
A.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
B.认识的手段和成果
C.实践过程中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
D.运用、操作实践和认识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CD】
39.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它的两个严重缺陷有
A.离开实践考察以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谈识的决定作用
B.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否认了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C.否认了反映论的观点
D.否认了世界的可知性【AB】
4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大根本区别表现在是否承认
A.唯物主义一元论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D.唯物主义反映沦 【BC】
41.下列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坚持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就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
C.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就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质的区别,但可以相互渗透,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ABCD】
42.“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BCD】
4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表现在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ABCD】
4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科 ’
B.注意对理性认识的检验
C.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
D.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AC】
45.下列关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非理性因素能激活、驱动和控制人的认识活动
B.所有的非理性因素都能调动主体去努力实现认识的目标
C.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
D.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ACD】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