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的复习计划与建议

2011年11月04日 来源:新东方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二、下一个阶段的复习规划和建议
    
    面对这样的林林总总的细碎知识,面对支离破碎的知识散点,没有系统学习过政治理论的非科班出身的考生们,到底如何做到省时高效得高分,实现自己的梦想,进入自己心仪的"象牙塔"中呢?我从五大知识板块跟大家做一点提示,提一点建议。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针对考生们在复习备考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我这里侧重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对大家的逻辑思维要求很高,涉及到许多的概念、范畴以及在这些概念和范畴之间的推理和辩证关系,因而一直是同学们复习比较吃力和费劲的地方,成为考生们考研中望而却步、难以逾越的鸿沟。
    
    【点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从宏观上把握,这一门课程实际上讲了四大板块的内容,即世界观,着重讲的是世界观中的唯物论,第二块是辩证法,第三块是认识论,第四个块是历史观,我们要掌握脉络和主线之后,逐一去解决每一个板块里的它的概念、范畴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的方法论意义。其实马哲学习是有诀窍和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我们在讲唯物论时要讲三组关系: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以及时间和空间。没有把握规律的考生只能是死记硬背,物质和运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相互渗透的关系;时空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如此死记硬背、没有章法,要么记混,要么记了忘,忘了再记,这样学习马哲,怎能不想吐?应该抓住其中的本质规律,我们知道,辩证法中讲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它是辩证法的核心,也就是说,只要是一对矛盾,就会呈现出对立统一的关系,否则就不是。于是,我们反观这三对关系,物质和运动,显然不是一对矛盾,所以二者不是对立统一,而是密不可分,所谓密不可分,就是相互依赖,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叫做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第二对,运动和静止,二者显然是一对矛盾,所以应该是对立统一关系。时间和空间,二者不是一对矛盾,所以,我们不能把时间和空间分开来谈有限或无限,谈绝对或相对,只能把时空合起来才能说时空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只有这样学习马哲,才是融会贯通的理解,而不是打破脑壳的死记硬背,这样的马哲学习才不会觉得蹩脚死板,惹人生厌。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中特是考研的重头戏,占分最多,占30分,有些同学一看就觉得很头痛,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前后15章内容,上百页,该从何下手呢?
    
    【点津】同学们应该紧抓两条主线,一条线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另外一条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两条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的是历史进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的是理论成果,我们应该紧抓贯穿四大理论板块,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两条主线。把毛中特四大理论板块的内容作为支脉挂在两条主线上,然后再沿着每一个理论板块向纵深展开,逐个理解,分项把握即可。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从1840年鸦片战争一直考察到今天,里面的知识点是非常多的,170余年的时间中有无数的人,无数的事,有许多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也有许多雄才伟略的历史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历史史诗。如此长的时间,如此多的人和事,许多考生感到很恐惧。我们如何能够很好地把握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历史事件呢?
    
    【点津】考生同学们不要害怕,近现代史时间虽长,人物事件虽多,但是能考察的考点并不多,在此跟大家做一提示。能考的考点第一处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例如1927年,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所以是重要的时间节点。第二点要着重复习标志性事件,比如说出现的第一次,或者最大,类似这种标志性的事件,例如"武装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时间是南昌起义"、"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等等;第三点着重复习著名论断,比如1927年党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同志做出了什么样的著名的论断呢?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后,还要特殊强调一点,我们要强调把握对于历史事件的结论和教训,这些结论和教训往往是命题点的所在,例如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四)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点津】通过近两年的考察可以体现出来,考题特别强调理论和现实的相结合,理论如何在现实中得以贯彻和运用,所以考生们应该在掌握好思修和法基讲的知识点的同时,特别做好相关知识点的知识迁移工作,我一直反复强调的当前考研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和应用性在这一章中有很大程度的体现,希望大家把考试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和要求贯彻到自己平时的复习备考和能力提升当中去。
    
    (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点津】同学们应该巩固好已有的知识点,比如说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地区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夯实知识基础,同时力求多多关注时事,培养辩证科学地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掌握好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到举一反三,成功地、高质量地应对考试。下一阶段,考生们如果有参加了辅导班的,应该以辅导班上老师的讲义为主,紧抓理论主线,理顺知识体系,构建学科框架。有不懂的内容,可以求助于教育部颁发的五本示范教材来解决思想中的疑惑,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辅导教材,通过对辅导教材的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来做到融汇贯通地"懂",而不是死记硬背,只有这样,大家才能非常有效地掌握好知识点,并且在知识点已经掌握的基础上做到很好地实现知识点的迁移,从而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1900年,戊戌维新失败后,梁启超带着满腔救国拯民的情怀,满含无限憧憬希望地写出了文坛奇葩《少年中国说》,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考生朋友们,潮平海天阔,扬帆正当时!衷心希望大家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志向和远大抱负,拼搏奋进,创新前行,激扬青春和热忱,挥洒智慧和才情,创造无愧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谱写无愧于时代的激昂乐章!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