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大纲之思修与法基:稳中有变

2011年10月10日 来源:万学海文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2年考研大纲于已经正式公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稳中有变。“稳”是指本课程在试卷中的比重仍然是18%。“变”是指今年大纲有五处变化,其中删减四个知识点,合并一个知识点。合并的知识点是把“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与“道德的功能与作用”合并为“道德的本质、功能与作用”,并删掉了“道德的起源”。有关此知识点的命题可详见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这个知识点的复习,万学海文(微博)政治考研辅导专家们建议2012年的考生们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1)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①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②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③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④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它集中表现为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主要功能有:①道德的认识功能。②道德的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的功能,出了上述主要功能,道德还具有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
    
    典型例题:2011年考研真题单选第13题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中最突出也是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
    
    A。辩护功能
    
    B。沟通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3)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为:
    
    ①作为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②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因素:影响其它社会意识的存在和发展;影响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③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调节人与人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鉴于本文篇幅有限,具体的典型例题的解题方法与命题思路可详见《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一书。祝愿2012年的考生们复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