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指导: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其不同观点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哲学 |
一元论 |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 |
从阶段上分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旧唯物主义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
|
||||
从发展观上分 |
辩证法的唯物主义 |
|
|||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
|
||||
从历史观上分 |
唯物史观 |
|
|||
唯心史观 |
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
||||
唯心主义(坚持先验论) |
从形式上分 |
主观唯心主义 |
夸大主观力量, |
||
客观唯心主义 |
所夸大的精神力量 |
||||
从发展观上分 |
辩证法的唯心主义 |
|
|||
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
|
||||
从思维-存在同一性上分 |
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
承认物质精神的同一性 |
|||
不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
以康德为代表 |
||||
二元论 |
|
|
|
|
|
本体论 |
辩证法 |
认识论 |
历史观 |
可知论 |
唯物主义 |
都坚持物质本体论 |
不一定都坚持 |
都属于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把意识看成是客观物质的反映。 |
不一定都坚持唯物史观 |
不一定都坚持唯物史观 |
唯心主义 |
都坚持精神本体论 |
不一定都坚持 |
都属于唯心主义,都坚持先验论(认识先于实践、经验而产生),先验论和唯心主义是一一对应的。 |
都坚持唯 |
不一定,既有可知论的唯心主义(彻底的唯心主义),又有不可知论唯心主义(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是一种唯心主义) |
首次提出唯物辩证法的体系,而不是首次提出唯物辩证法的思想。马哲首次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体系,黑格尔首次提出了辩证法体系。 |
是唯一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是消极的被动反映论),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的辩证法。 |
首次提出唯物史观,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 |
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了能动的可知论。马哲的首要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