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理论焦点关注之道德建设
2011年06月21日
来源:文都教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背景介绍与基本概念】
近期关于道德建设问题在学术界并非一个新话题,但是却由于危机普通群众的食品生命安全问题而一再提到公众和国家有关部门眼前。本专业同学重视学术问题,考研同学需要了解背景以及可能会涉及的道德相关知识点。
(以下文字来自新华网节选,相关标黑文字需要对应寻找关于毛中特、思法部分考点知识)
背景介绍: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温家宝
由于历年真题中都可能把国家主席和总理的经典语录设置为考题背景,因此,2012年考研中既有可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对道德个别知识点:比如概念、作用等的考查,也可能以道德为引入,考查道德与市场经济关系。再有就是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出现。
基本概念:
■道德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色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起源: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首先,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道德的本质: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主要功能2011年考查过,在此不再赘述。
如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注意: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加快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
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既要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大张旗鼓地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言行,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避免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
■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从法律的实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