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政治冲刺时事复习:经济全球化
2010年12月08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二)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有意推动的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在: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比生产的增长速度高得多,它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特征;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及其突出表现。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其突出表现为:
1.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2.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
3.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4.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
5.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五)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由于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六)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它们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
2.经济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当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时,问题就更严重。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
3.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七)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活动国际化加深和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产物。它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争夺世界市场成了国际竞争的热点。现在主要是按经济实力分割世界市场,得失标志已经不是占领多少领土或势力范围,而是对市场占有的广度和深度,其手段更多地是依赖资本输出。
2.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五种区域经济集团组织(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最早出现的组织是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20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60年代发展中国家建立起各种经济集团,70年代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十分活跃,80年代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不断出现。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是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初创时期,60-70年代是发展时期,80年代是进入较高层次的时期。90年代出现了北美、欧洲、东亚三大地区经济集团。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区域集团组织有几十个,参加的国家约150个左右。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尽管区域集团化多少具有排他性,但有成效的区域组织都努力把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又具有开放性的一面,因而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二)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有意推动的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在: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比生产的增长速度高得多,它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特征;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及其突出表现。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其突出表现为:
1.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2.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
3.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4.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
5.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五)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由于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六)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它们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
2.经济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当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时,问题就更严重。发展中国家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又要趋利避害。
3.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七)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活动国际化加深和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产物。它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争夺世界市场成了国际竞争的热点。现在主要是按经济实力分割世界市场,得失标志已经不是占领多少领土或势力范围,而是对市场占有的广度和深度,其手段更多地是依赖资本输出。
2.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五种区域经济集团组织(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最早出现的组织是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20世纪50年代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60年代发展中国家建立起各种经济集团,70年代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十分活跃,80年代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不断出现。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是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初创时期,60-70年代是发展时期,80年代是进入较高层次的时期。90年代出现了北美、欧洲、东亚三大地区经济集团。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区域集团组织有几十个,参加的国家约150个左右。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尽管区域集团化多少具有排他性,但有成效的区域组织都努力把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又具有开放性的一面,因而从长远和总体上看,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