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点题之近现代史纲要核心考点和专题

2010年01月06日 来源:腾讯考研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六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主要内容
    
    (1)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坚决批判和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会议在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在我国长期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要从科学体系上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不能一切照搬照抄,不能搞“两个凡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全会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三中全会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果断地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的战略决策。
    
    (3)全会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从中央贯彻到各级的较长的过程。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重新回到党中央的领导岗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经过三中全会在实际上建立起来,这是最重要的成果。
    
    (4)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5)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全会讨论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2.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二)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年6月月27-29日在北京举行。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了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
    
    决议还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