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生必看:考研政治如何科学规划

2009年11月18日 来源:人民网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考研政治基础阶段学习规划建议
    
    具体来说,我们把考研政治的全局学习规划分为了基础阶段、全面强化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冲刺模考阶段四个阶段,下面我们为大家一一来介绍基础阶段的学习计划和相关问题。
    
    基础阶段我们又细分为基础指导阶段、基础加强阶段2个阶段。
    
    (1)基础指导阶段(15天,3月启动)
    
    ①预期目标
    
    对考研政治命题范围,学科特点,学习方法、阶段学习安排与全局规划有清晰的认识。
    
    ②学习内容
    
    政治全面教学与服务安排;政治学科特点及命题规律;启动阶段学习方法;马基原理框架体系式预习。
    
    ③时间分配
    
    隔天一次,每次45分钟左右。
    
    (2)基础加强阶段(120天)
    
    ①预期目标
    
    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近现代史纲要的有关知识、范畴、规律和论断。对考研政治中以上各学科的基础考查知识点有清晰地理解与掌握,对基本观点与命题能做出正确判断,基础习题能正确分析其考点。
    
    ②学习内容
    
    本阶段为基础性复习阶段,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近现代史纲要》三部分的复习,其中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概、邓论学科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注重考理解能力的课程,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考的很少;毛概、邓论课程有大量记忆知识点,但应注重记忆方法,以及学科理论体系脉络的把握。近现代史注重考查史学方向,有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命题特点及学习方法,本阶段注重达到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
    
    ③时间分配
    
    每天有效学时为45分钟左右,本阶段开始时间因报名时间不同而不同,但计划从3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报名较晚同学最迟应当在8月底完成此阶段复习任务。

    基础阶段学习的四大建议
    
    1、这一阶段进行基础性准备工作。无论已有的公共政治课基础如何,皆应从考研政治的应试着手,努力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为下一阶段的系统性强化复习打好基础。
    
    2、复习过程中注意点、线、面的结合。所谓点,就是基本的观点、原理和范畴;所谓线,就是一章内容的联系;所谓面就是整个学科的内在联系。
    
    建议:第一,通读教材。第二,通读完教材后,在教材上对自己已经熟知的知识点、比较了解的知识点、还有不甚了解的知识点,分门别类,做上标记。如此,可让自己在下一阶段学习听课时,更具针对性,更有效率。第三,把去年真题在试做一遍的基础上再仔细研究一遍,尤其认真阅读参考答案,琢磨答题要求及思路,从而对自己已有的水平能力有大致的了解。
    
    3、该阶段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此阶段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后面的阶段复习才会卓见成效。否则,巩固阶段的时间就会被挤占,还会连锁反应到应试阶段,使得应试成为形式,无法达到真正的备战效果。
    
    4、基础复习的同时,还要通过从容安排知识复习的方式,使个人的心理与生活节奏渐入应考状态。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