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考点:历史唯物主义之社会的发展

2009年07月06日 来源:海天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这一部分坚持唯物辩证的观点,以实践观为核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础、本质、基本要素、基本结构以及基本矛盾、动力和基本规律,也就是一个基础本质、四大要素、三大结构以及两对基本矛盾、五大动力和两大基本规律。
    
    命题规律
    
    本部分命题规律有如下特点:
    
    (一)命题形式:从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分析题都出现过,考点多,题眼集中,年年必有题,多数命制主观题。
    
    (二)命题内容:本部分的内容历年都是命题的密集区,是历年必考的章节,是“马哲”的三大核心章节之一,命题内容具体如下:
    
    主要是:
    
    1、地理环境、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观念结构、意识形态、文化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基本矛盾、全球问题;
    
    2、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历史是自然的历史过程;
    
    4、生产工具在生产力发展的地位、作用;
    
    5、社会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
    
    6、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阶级性;
    
    7、文化和文明;
    
    8、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9、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
    
    10、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命题分值:分值大,在政治理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比例大。
    
    (四)命题素材:
    
    运用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分析:
    
    1、中外哲学史上的著名论断;
    
    2、当代科学领域中的典型事例和最新发展;
    
    3、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
    
    4、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五)命题方式:
    
    本部分极容易出大题,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性最明显。
    
    趋势预测
    
    本部分历来必有题,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最多的一部分,多数命制的主观题,主要内容是结合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社会规律的特点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政治上层建筑以及意识形态这两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