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要选择题

2009年01月09日 来源:农博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中国汉语“危机”一词,涵义是危难与机会的结合,在哲学上反映的是()
    
    A. 辩证法 B.相对主义 C.对立统一 D.折衷论 【AC】
    
    2.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人仰望着天空,在哲学上表明()
    
    A 理性思维的作用 B 精神价值的作用
    
    C 物质不能决定一切 D 物质基础不可靠 【ABC】
    
    3.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自然灾害是磨难,但又可以“多难兴邦”,在哲学上是因为自然灾害或者社会灾难可以()
    
    A 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尊重并把握自然规律
    
    B 激发人们奋斗精神,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
    
    C 可以提供人们直接认识自然灾害与经历社会灾难的机会,为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提供实践经验的基础
    
    D 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激发人们艰苦奋斗,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创造条件,化害为利,实现由历史灾难到“历史进步”与“治国兴邦”的转化【ABCD】
    
    4.自然灾害“多难兴邦”,在哲学上关键在于灾难可以()
    
    A提供关于灾难的科学认识 B 提供关于灾难的认识条件
    
    C 提供治理灾难的经验教训 D 激发人类认识与抵御自然灾害的主观能动精神 【D】
    
    5.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四面八方为救助灾区被困同胞不惜一切代价,国家为遇难同胞举行国家哀悼,在哲学上表明()
    
    A 人是最高价值,人的价值高于一切 B 在人的价值中,生命高于一切
    
    C 关爱生命是人间至爱,是中国人民生命意识的空前觉醒
    
    D 党和政府“以人为命”精神价值取向 【ABCD】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认为()
    
    A 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 B 人是价值目的和价值手段的统一
    
    C 强调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而不是在于索取 D强调人的价值在于自我而不是他人【ABC】
    
    7.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
    
    A 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 人的社会价值问题
    
    C 人的个人价值问题 D 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问题 【A】
    
    8.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精神中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在哲学上是()
    
    A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B 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观能动性
    
    C 强调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结合
    
    D 强调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D】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