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之第三章

2008年07月25日 来源:新浪考试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仅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因为只有客观的联系才是真实的联系。

  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凑合。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在了解个别事物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二、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大体上说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1、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任何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存在和发展,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灭亡。条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承认条件。

  2、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条件是复杂多样的,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不要把条件简单化,要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各种不同的条件。条件也是可变的。客观条件本身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条件消失了,有些条件出现了。而且,人们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无害条件或有利条件,创造出原来不具备的条件。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

  1、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这一系统论的基本命题。

  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系统论。

  3、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