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辅导之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二)

2008年06月27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考研备考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在复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不少考生付出很多努力却收效甚微,从而产生茫然的失落感;或失去备考的热情与信心。究其原因,无非是考生无法准确找到复习的重点,遇到疑难问题无法得到满意的解答。

  此章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复习!

  四、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是货币的本质。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普通商品具有由它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使用价值,而货币还具有由它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所产生的特殊的使用价值。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货币表现出来,而货币自身则作为直接的价值体现物而存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具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不需要现实货币,而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非要足值的货币不可。

  3、贮藏手段。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加以贮藏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发生赊购赊销,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而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被运用于缴纳租金、税金和发放工资等方面,超出了商品流通领域。

  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作用。

  在货币的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 1 ][ 2 ][ 3 ][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