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辅导之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一)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考研备考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在复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不少考生付出很多努力却收效甚微,从而产生茫然的失落感;或失去备考的热情与信心。究其原因,无非是考生无法准确找到复习的重点,遇到疑难问题无法得到满意的解答。
此章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复习!
一、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其自然属性决定的,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1996年真题: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分析:
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使用价值,价值的存在是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据此很容易可以判断软件的有用性是软件的物质承担者。
2000年真题: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是
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分析:
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它确实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但马克思研究商品时关注使用价值,却不是因为这一点,而是为了要搞清楚为什么不同使用价值的东西可以交换。因此,本题应该选择D.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具有统一性的,刚才讲到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矛盾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实现,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2003年真题: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 、商品和商品的对立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