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研复习经验:基础差不代表与高分无缘

2008年06月20日 来源:腾讯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年的政治考了81分的成绩,这个成绩不是特别高,但却让我颇感欣慰。我在大学期间是学理科的,政治课都没怎么好好上。大一时候的马哲课基本没听过,相当于一点基础都没有。又因为我的政治复习得比较晚,大概在十一月下旬才开始的,从我开始复习到参加考试,满打满算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当时开始要准备复习政治了,其实还是非常心虚的,因为觉得时间严重不足,复习量又很大,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但是我想,我最起码有两点可以毫不犹豫地肯定自己,一是我参加了辅导班,而且认真听讲,认真作了笔记,我能够确定我可以尽快的找到每一科的重点和考点。二是我从大三开始就十分关心时事政治,我能从心底对政治这门学科产生认同感,也就是我对政治还比较感兴趣,我相信它是有用的。
    
    可能很多同学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但是我想,既然考研要考政治,抱着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也要努力准备。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
    
    首先,由于时间紧张,所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案相当重要。我考虑到自己如果像其他同学那样按部就班的进行复习,恐怕到最后会复习不完,所以我把目标锁定在了质而不是量上,在一定保证自己对每一学科的知识框架、知识点、基本原理和范畴掌握清楚的基础上,争取多做真题。对于市面上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题,我并未考虑到复习方案内。这种安排,使我在心理上轻松了很多,想到不用面对大量的习题,只要搞好基础就行了,我倒是有种欣慰感。
    
    其次,我认为选择一本好的参考书非常重要,它是考研复习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我觉得市面上的参考书都是很过关的,同学们选择哪一种都可以,但一旦选择了一种,就要坚持看下去,如果今天看这本,明天看那本,就不好了。
    
    之后的就是每一门怎样复习的问题了。我最先开始复习的是马哲,因为它占的分数最多。马哲在很多同学看来是众多范畴和原理的堆砌,但我们一定不要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中。要记住原理是以范畴为依托的,而原理背后隐藏的是应用。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隐藏在背后的应用。因此,我们在复习某一原理时,除了要弄清它的基本内容外,一定要有意识地思考这一原理能够说明和解决的主要实际问题是什么,又对分析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有何指导意义。一般,几个原理都与某个范畴相关,这时采取“以范畴带原理”的方式比较有效,即要记住某个范畴下有几个原理,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这个范畴,分别能分析解决哪几方面的实际问题。这样当遇到涉及这个范畴的实际问题时,能够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一样,把与之相关的原理都呈现在头脑中,从而便于解决。如果上过辅导班,辅导班的老师一般会详细列举原理的各个实际应用方面。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