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讲义:马哲第三章答疑解惑(三)

2008年06月05日 来源:新浪考试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9.循环论与直线论的错误各是什么?

  循环论片面夸大曲折性、反复性的一面,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事物发展总方向的前进性,简单来说就像走马灯式地从一点出发,周而复始地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火产生一切,一切又都复归于火就是循环论的典型。

  直线论则把事物发展方向的前进性简单化,把前进的道路看成是笔直的,忽视或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机会主义,从思想方法上看,就是犯了直线论的错误。循环论是一种悲观论,直线论则是急躁冒进论,二者都是错误的。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是什么意思?

  本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相互依赖而生,难和易相互依靠而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本句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说明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

  1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具体怎么体现?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