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指导

2008年05月22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考试范围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6)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7)剩余价值率;(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0)超额剩余价值;(11)资本积累;(12)资本有机构成;(13)资本的积聚和集中;(14)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15)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6)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7)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8)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9)借贷资本和利息;(20)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21)股份资本和股息;(22)土地所有权和地租;(23)土地价格。

  2.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24)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25)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26)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27)垄断和竞争的关系;(28)垄断利润;(29)垄断价格;(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3.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3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3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二、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增殖的源泉。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