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考研政治理论的阶段复习方法

2008年02月25日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研究生考试是一场激烈的选拔淘汰型考试,少数人成功,多少人落选。要确保自己成为这笑到最后的胜利者,一定要采取科学的行动战略:早动手,先下手为强、抢占先机。

  那么,早动手,怎么动?政治理论的复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段。第一阶段是新考纲出来之前的预习阶段。从以往的情况看,新的考试大纲一般在5月底、6月初公布。有的人认为,考纲还没颁布,动手复习不是有点盲目吗?其实,大家都应该知道考纲大体上是稳定的,每年所做修改、补充的内容,不过1%——3%,为了这一小部分内容,置97%以上的内容与不顾,实属不明智。还有的人认为:政治理论动手太早,背了又忘记,成了无用功,划不来。这个认识也不妥。政治理论需要记忆的内容有3、4万,急切之间是背不牢的。毕竟人脑比不过电脑。而且政治理论考试,不光是考背功,主要是考理解能力;而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显然不行。回顾既往,相当多的考研失利的同学,都是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

  在此阶段,同学们使用的书籍,可在以下三类中选一种: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两课示范教材”。它一共5本: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比较正规、权威经济学。二.去年的考研辅导书;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考研政治理论基干知识全集》。在5门课中,重点看哲学和政治经济学。

  第二段是全面复习阶段。时间大体从7月到11月底。这个阶段的时间最长,最艰苦也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般需要两类书:教材和练习题集。关于教材,有两种可以选择。一种是有行政色彩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考试中心贴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该书的优点是权威、精练,有的同学把它称为“红宝书”。该书的缺点也是精练,对不少知识点的讲解不够详细、深入,尤其是哲学、政治经济学这两门需要理解的学科。此外它还有一些知识点的叙述上存在错误。所以这本书可以读,但不可神化。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