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007年09月18日 来源:百灵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学科内容概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考查内容共七章,包括:导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资本的运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全部内容按照逻辑关系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五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学科总体介绍

       这一部分即《考试大纲》中的第一章“导论”。作为本课的开篇章,它主要介绍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这样一些基础性的内容。

  (二)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这一部分即《考试大纲》中的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主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把握这些基础理论和一般原理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前提。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理论,主要揭示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2关于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问题,从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出发,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说明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基本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采取的基本经济形态,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把握好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和运行机制。

  3具体阐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其重点是在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内涵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突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并围绕价值规律这一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展开对商品经济运行机制内容的分析。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原理

  这一部分包括《考试大纲》中的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和第四章“资本的运行”两章的内容。从其逻辑结构上看,这部分的内容也可相应地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即第三章的内容。在这里,首先揭示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从对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的分析出发来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被生产出来后又是如何被各资本家集团所分割并转化为各种收入形式的;其次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进行了阐述,对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自由竞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三个阶段的经济关系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来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变化;再次是阐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第二部分分析资本的运行和资本关系在国际范围的发展,即第四章的内容。在这里,首先阐述的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运行的内容,包括个别资本的运行(资本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的运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其次阐述的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运行的内容,包括私人垄断阶段资本运行的新特点、国家垄断阶段经济运行的新变化等;再次阐述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向国际范围的扩张,包括垄断资本向国际扩张的基本形式和影响、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等内容。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