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辅导之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

2008年07月15日 来源:考研教育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人的任何一种完整的实践活动过程,都经历着三个基本环节:1、确立实践目的,制定实践方案,这是实践运行的初始环节,又是实践运行的内控因素,并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及其结果之中;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使客体发生合乎人的目的的改变,目的也因客体的改变而实现自身;3、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以上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并通过它实现了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所以选项B、C、D为正确答案。对于选项A,因为把主体和客体区分开来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人的实践的基本特征,所以不能将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列为实践运行的一个环节。

  2002年真题: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_____________.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自在世界、人类世界及其关系。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既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指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然界或尚未人化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

  所以正确答案为A.对于选项B,主观世界,即人的精神世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属于人类世界;客观世界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其中包含着天然自然,则不属于人类世界;B选项扩大了人类世界的范围。对于C选项,把天然自然归属与人类世界,另外把人类社会排除在人类世界之外,都错误的。对于D选项,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错误的。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995年真题: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的表现为_________.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本期政治考研专题我们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它的核心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科学的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本章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我们将结合历年真题和相关习题进行分析讲解这一章的重点内容。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2006年真题: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________.

  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物质观、运动观的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都没有。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表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但是,在物质的运动中,又包含着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事物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对于选项A,这种观点把本原的根本属性误认为本原本身。而B、D两项的错误在于割裂了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2006年真题: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__________.

  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的理解和记忆。

  实践主体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实践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范围的对象。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