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重要命题点解析六

2008年07月03日 来源:新浪考试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决定”指出: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七大协调发展关系”)。①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②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④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⑤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⑥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⑦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7)“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六大制度建设”)。①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②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③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④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8)“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9)“决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①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②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③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④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四个机制”)。⑤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⑦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

  (10)“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11)“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任务(近期的“五项重点工作”):①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②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③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④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⑤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