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认识论专题复习指导及出题点(一) 2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
3.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反映在创造中实现;创造受反映制约。
(三)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重点考点难点】(一般考多选题可能考材料分析题)
1.能动反映过程中的信息变换
(1)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能量过程紧密联系的普遍现象。
(2)主体认识客体就是获取客体信息,并经过信息变换在主体头脑中建构出一个与客体异质同构的观念系统的过程。
转化过程:①实物信息 ②客体特征信息 ③编码信息 ④观念信息。
2.能动反映过程中的选择机制
(1)选择是反映者在接收对像信息时①根据自身的需要,②由于客观条件,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性。
(2)选择表现为主体①感觉器官的选择;②思维对知觉、表象中信息的选择。
(3)认识的选择机制和反映特性并不矛盾,本身就是能动反映的表现。
3.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内在机制
(1)重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建构过程。重构就是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
(2)重构同反映并不矛盾,而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它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4.解放思想,更新思维结构
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鲜明地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
(1)由于主体的思维结构、认知定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认识的主体应以实践为基础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思维结构,从而实现主体对于客体的相符性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