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解析精选习题之马哲第四章5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三、分析题
1. [参考答案]
(l)唯物主义和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是可认识的,这是哲学上的可知论。但也有一些哲学家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不能彻底认识的,这是不可知论。不可知论贬损了知识的可靠性,否认了科学的价值,把人们引向蒙昧主义或者怀疑主义。唯物主义和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都对不可知论进行过批判,但并未驳倒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才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
(2)在实践活动中人通过感觉用思维反映客观世界。用什么证明我们的思想符合实际呢?实践。人们的思想理论是要付诸实现的,只要我们在实际中达到了目的,就肯定地证明了我们的认识与存在是一致的。实践是无限发展的,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制造出各种新的仪器,新的认识手段,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眼界实践还证明了人类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能够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个别中认识普遍,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相对中认识绝对。实践和科学实验无数次地证明了人的认识能力。
(3)人们现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还存在大量尚未认识的事物和现象,但“未知之物”(尚未被认识的东西)和“不可知之物”(不可认识的东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起来。世界只有“未知之物”,而没有“不可知之物”,我们只要勇于实践,勤于探索,任何事物终究都是可以被认识的,人类的任务就是通过实践不断地向尚未被认识的领域进军。
【思路点拨】 本题考察实践的观点,回答本题,要清楚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回答实践在认识论中的作用,最后要说明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和深化,最后这一点考生易忽视。
2. [参考答案]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表现的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而且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人们不可能通过实践和认识的一次循环而穷尽对所有事物的认识,必须随着实践的展开和发展,不断地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使认识同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宜,正确指导实践。
(2)这一原理说明了正确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马克思19世纪总结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这是从实践到认识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被无产阶级掌握,引导他们自觉地进行斗争,这是从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在不断的实践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一个再实践基础上的再认识的过程。这中间,更多的是从实践中获得的新的感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使其上升到新的理性认识。
【思路点拨】 本题考察认识的发展规律原理,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并结合现实来回答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
3.[参考答案]
(1)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从第谷的观测资料到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规律、再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体现了这一哲学道理。
(2)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占有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第谷长期观测天体,积累了大量观测资料,创造了这一条件;二是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开普勒和牛顿的思考与研究工作,创造了这一条件。
(3)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过程中,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作用。开普勒多年刻苦思考,先后否定19种假说,牛顿在更广阔内、更抽象的程度上进行思考和研究说明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路点拨】 本题考察认识论的问题,考察的知识点有:认识的发展规律,认识的发展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及思维方式,这一点考生往往忽视。
4. [参考答案]
(1)促进西部经济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着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其导向作用不同;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我国经济发展从忽视生态环境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转变,体现了生态价值观的变化。
(3)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是国家对内职能。国家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增加财政投入等经济手段和健全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以实现国家的上述职能。
【思路点拨】 本题是结合西部大开发的热点问题来考,考察的知识点有: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观、价值观、政府的职能。对于热点问题,多数考生主要是盲目地背答案,这是以后要努力克服的。因为热点问题会考,但不一定从哪个角度去考。需要考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及运用相关的知识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考,都能游刃有余地加以解决。
5. [参考答案]
(1)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要求和结果。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对外开放中,要有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认真筹划,避免盲目性。
(2)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归根到底要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参与世界经济活动,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思路点拨】 本题是从哲学角度考察当今热点问题,考察的是规律,内外因辩证关系,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关键是找准找对原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