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7年437分考研经验详解之一:策划篇

2007年09月14日 来源:新浪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本人在这个决策过程中,曾经遇到选择母校还是单位的问题,犹豫一直持续到报名。一个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单位的专业课试卷没有连续性,给人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而我的母校,往年的专业课试卷可以复印,并且变化不大。因此,我最后选择了考学校。当然,关于专业的选择,需要和我的工作匹配,因此没有什么好选择的了。
    
    我觉得,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中,也应该有一个“性价比”的概念。“性”是指学校、专业的实力、社会认可程度;“价”是指考上的难易程度。把“性”和“价”结合起来考虑,也许目标会更明确一些。
    
    关于复习时间
    
    我个人不赞成花一年或多年来准备考研,时间长了,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还消磨人的意志。我在基础不太好的前提下,基本上花费了一个学期,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结合自己和其他研友的经验,我觉得一个学期是比较合适的。
    
    在暑假期间,有时间的话,可以开始“预热”,背背单词,看看数学书,了解一点信息等等,让自己慢慢进入高强度的复习状态。到开学的时候,就需要好好计划自己的时间了,并且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按部就班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突然觉得信心不足,或者感到很累,想出去转转,等等。我想,这都是正常的。信心不足往往是因为在看书或者做题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这时候应该告诉自己,困难谁都会遇到,只要多坚持一分钟,就离自己的理想更近一步。有贪玩的想法的时候,可以适当放自己出去走走,顺便办点事情,一张一弛,没有必要有太多的负罪感。我复习的时候,一般每周给自己半天的时间放松。但是,如果你总是贪玩,比如沉溺于游戏,则应该好好反省了,问问自己是想上研究生,还是想成为一个所谓的“游戏英雄”。当然,如果你的答案是前者,我相信你是成年人,应该知道如何选择;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那你也不必再花时间看我的文章了。我必须提醒各位,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去克服很多的困难,如果一个成年人,在面临大事的情况下,连贪玩的想法都不能克服,我想,你今后人生路子不会走得多好。
    
     以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讨论了考研策划中的几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希望朋友们经过慎密的考虑都能够解决。
    
    本来还想和大家谈谈信心的问题,但考虑到我前两篇博文已经讲得够多了,这里就不在赘述。不过还想告诉大家,考研和高考不一样,没有任何人管你,一切都靠自己。因此,考研并不仅仅是拼智商和基础,还要拼个人的综合能力,包括如何计划,如何管住自己,包括勤奋和持之以恒。因此,当你想退却的时候,告诉自己,坚持,就可以更多地抛开自己的对手。
    
     下一篇文章将和大家谈谈如何复习数学,欢迎关注。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