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上海交通大学)1998年生物化学试题2

2007年06月28日 来源:考研加油站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2. 关于糖原结构的错误叙述是:
    
    a. 含有α-1,4-糖苷键
    
    b. 含有α-1,6-糖苷键
    
    c. 所有的单糖都是α-D-葡萄糖
    
    d. 支链糖原有分支,直链糖原无分支
    
    13. 能够抑制TCA循环的是:
    
    a. 有氧条件
    
    b. 氟乙酸
    
    c. 丙二酸
    
    d. NADP-
    
    14. 乳酸发酵,已知一厌氧细菌的培养物在发酵过程中累积乳酸.则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a. 与起始物质相比,发酵产物并未受到更多的氧化,因为没有外界的电子受体参与作用
    
    b. 如不断向培养物中通空气,则培养物质中乳酸浓度将不断增加
    
    c. 添加氟离子将导致细菌细胞中2-磷酸甘油酸/PEP的比率很快增加
    
    d. 加入碘乙酸可使乳酸不再继续增加
    
    15.标记定位,葡萄糖1号位C原子同位素标记为14C,加入喜氧细菌培养物,然后抽提分离EMP和TCA中间物,下列各分子中首先被标记为14C的碳原子的记为*C,下列正确的是:
    
    a. *CH2(O-P)-C(=O)-CH2(OH)
    
    b. *CH2=C-(O-P)-COO-
    
    c. -OOC-*CH2-CH2-C(=O)-COO-
    
    d. -OOC-*C(=O)-*CH2-COO-
    
    16. 还原电位.两个半电池(A和B),A开始含有1mol/L的3-磷酸苷油酸和-磷酸甘油醛(已知,GA酸-3-P+2(H+)+2e--->GA醛-3-P+H2O E0'=-0.55V);B开始时含有1mol/L的NAD+和NADH,下列陈述哪些正确?
    
    A. 半电池A中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B. 半电池B中NADH的浓度将逐渐减小
    
    C. 电子从A流向B
    
    D. 总反应的ΔE0'=0.23V
    
    17. 下列有关糖异生和EMP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糖异生是EMP的逆反应
    
    B. 两者紧密相关,EMP的产物用作糖异生的反应物
    
    C. 糖异生的关键调控酶是果糖-1,6-二磷酸酶,负效应物为AMP,F-2,6-BP和柠檬酸
    
    D. EMP的关键限速酶是PFK,其正效应物是AMP,F-2,6-BP和柠檬酸
    
    18.在红细胞抽提物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氟化物,使烯醇酶完全被抑制,然后应用此体系,以14C标记葡萄糖第三位C原子,并以此为原料合成R-5-P,在R-5-P的下列位置上出现14C,正确的说法是:
    
    A. 如合成只走HMP的氧化途径则出现在C-2位
    
    B. 途径同(A),出现在C-4位
    
    C. 如合成走EMP和HMP的非氧化途径,则出现在C-1,C-2和C-3
    
    D. 途径同(C),出现在C-3

    三填空题(8.9.10每题2分,余每题1分,共20分)
    
    1. 至少含有_______个核苷酸的mRNA,才能编码含有13个氨基酸的多肽
    
    2. 确定基因转录的启动区域,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
    
    3. 组成透明质酸的单糖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4.在E.coli中,诱导DNA复制的起始蛋白由基因______编码,解旋酶由基因_________编码,引发酶由_______编码,冈崎片断的延伸和连接由酶_______和_______完成
    
    5.根据乳糖操纵子中各个组成基因的功能,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结构基因,其中的结构基因LacZ编码__________
    
    6. 描述闭合环状DNA空间关系可用关系式_________表示,而超螺旋的密度用关系式______表示.
    
    7. TPP在葡萄糖有氧分解中作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辅酶,在HMP pathway中作为__________的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