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必知:农业推广硕士专业详解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跨考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更多的毕业生选择读研继续深造。而考研最先面临的抉择就是专业选择,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详解,请参详。

  一、专业简介

  农业推广(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推广,下同)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包括作物、园艺、种业、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养殖、草业、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设施农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等十五个领域,主要为农业技术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1999年5月,为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农业推广硕士(暂定名)”专业学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截至到2009年全国年招生规模已近10000人,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招生对象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既培养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也培养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招生对象主要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入学考试

  考试方式。报考人员须参加全国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统一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复试两个环节。考试时间以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为准。

  考试科目。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初试考试科目包括: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③农业知识综合,④专业课等四个科目,其中考试科目①②由国家统一命题,考试科目③④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农业知识综合》按照领域特点设为《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知识综合二》、《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知识综合四》共四个考试科目,分别对应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农业工程、农村发展与管理四个领域群,考生可根据所报考的领域任选其一。复试由招生单位组织

  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初试考试科目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简称GCT),该考试科目由国家统一命题。专业课由各招生单位命题,一般在复试中由各招生单位组织。

  四、培养方式

  学习方式。根据不同培养对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全日制攻读或非全日制攻读两种方式。全日制攻读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攻读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课程学习。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根据培养目标,按领域设置,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课程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专业(职业)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能力训练;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环节。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各培养单位建立适合不同领域专业特征的校内外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实践训练。

  指导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积极吸收农业推广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学位论文。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实际,应是农业推广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针对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应用背景的问题,应有先进性和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学位论文必须由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者独立完成,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和农村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授予。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同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五、培养费及相关待遇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费及相关待遇按照教育部和各培养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在职攻读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其培养费、生活费、医疗保险等由所在单位或研究生本人负担。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资助纳入各培养单位资助工作范围,在政策措施、经费投入、条件保障等方面与普通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

  六、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主要就业去向为现代农业企业、农业推广技术组织、县乡镇等农业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随着我国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推广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急需大量高层次专门的人才对各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进行推广项目的实施。实践证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一项充满生机的农科研究生教育改革,为高层次农业专门人才通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辟了新的渠道。

  设置方案

  一、为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决定设置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二、农业推广(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推广,下同)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掌握相应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独立担负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较高层次性质工作的能力。

  四、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收对象主要为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三年以上农业推广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考取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农业推广实践两至三年,结合工作实际完成学位论文,方可进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

  五、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按相应推广领域并结合用人部门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体系应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要反映相应领域国内外的最新成果。

  六、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实际,应是农业推广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包括针对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应用背景的问题,应有先进性和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学位论文必须由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者独立完成,能体现其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对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者,实行导师负责制,采用导师小组集体指导、高等学校与实际用人部门合作培养方式。

  八、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需有来自农业推广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九、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由在相应学科领域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高等学校授予。

  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证书由学位授予单位颁发。

  报考条件

  全日制攻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非全日制攻读

  2011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且具有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相关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