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硕专业报考锦囊及风险评估

2014年02月19日 来源:跨考教育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几年传媒业的强劲发展,带动了新闻传播类专业考研的持续火爆,竞争相当激烈。近年来全国有近百所院校招收新闻传播类专业研究生几千名,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传媒经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7大专业,是新闻传播类专业招生最多的一年,而报考人数也相应增加,竞争依然激烈。因此,跨考教育辅导名师张老师建议,勇于奔赴新闻传播类考研战场的考生,对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一定要慎重。

  揭开迷雾:新闻传播之比较

  新闻传播学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大类,各类又细分多个研究方向。由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相关性强,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划分出来的研究方向多有重合和交叉。报考者往往被五花八门的研究方向弄得晕头转向,在搞不清专业及研究方向的情况下盲目报考,或错失良机,或后悔莫及。因此,报考者必须对新闻学和传播学有基本的了解。

  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在我国起步较早,研究也相对成熟。而传播学研究的则是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才在我国兴起。新闻学研究侧重于新闻的采、写、编、评等业务实践层面,具体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新闻采制和运作。而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范围更广,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文化研究等紧密结合,包括了新闻学的研究。

  新闻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诸多地方是相通的,因此,在职业选择时分歧不大。一般来说,新闻学的实践性较强,传播学要求理论功底较强、知识结构全面合理。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现有的知识储备,具体选择报考方向。

  谁主沉浮:热门方向之剖析

  目前,新闻学和传播学在专业方向设置时界限不清,出现不同院校将同一方向划分为不同专业的情况,如有些院校将广播电视方向划归新闻学专业,有些院校则划归传播学专业,有的干脆直接独立出来。那么就新闻学与新闻传播硕士先做以简单说明。
 

区别

新闻与传播学硕士

新闻与传播硕士(MJC)

培养模式

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与研究。

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突出新闻与传播实践导向,加强实践学习,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培养方式

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课程设置

以基础理论学科为主。减少必修课程,开设门类齐全的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适当增大实验类学分(比如10-15 学分),以学术研究业绩作为评估学生成绩的重要尺度。

要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考试科目

初试
政治、英语一、新闻与传播史
论、新闻传播实务

初试
考察政治、英语一或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录取标准

要以录取优秀的具备科研能力的人才为主,初试要求很高,复试重点对专业课知识及理论进行考察

主要以录取具备职业化素质的人才为主,初试要求偏低,复试重点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尤其重点对职业背景进行考察。

导师制度

单导师制度

双导师制度


  运筹帷幄:报考之锦囊

  锦囊一:看专业。报考前,考生应对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实力、师资力量、专业排名等“硬”指标有清楚的了解,然后根据自身实际水平,正确定位。切忌盲目追求“名校”,许多名牌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实力可能仅仅一般,而一些一般高校的专业实力却相对不错,如上海大学、广西大学等。

  锦囊二:看地域。主要关注高校所在地的发达开放程度和学术研究氛围。其中,北京、上海堪称一流,其次是中部的武汉、长沙等,西部省市则相对闭塞。因此,对于能力一般的考生来说,报考发达省市的一般高校是不错的选择。地域优势带来的是资源和机遇的优势共享,将弥补学校专业实力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