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2011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复习攻略
2010年05月12日
来源:腾讯教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传统阅读理解(以下简称阅读理解)在满分为100分的考研英语中所占比重为40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某种程度上说,攻克了阅读,就攻克了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全面考察考生的词汇量、句子、上下文以及总体篇章的理解能力,所以这项题型在我国大多数的英语考试中都经久不衰。而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目时经常会感觉到来不及做、看懂了却做错题目了或者看得稀里糊涂的就胡乱选择。下面就同学们在做阅读时常见的问题谈谈我的浅见。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如何记忆单词?
经常让同学们倍感不安的是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读不下去。于是,很多同学就买了许多的词汇书天天背单词,但是还是感觉记不住。诚然,英语基本功很重要,而单词是英语能力的基础,但是记忆单词不能靠几本词汇书就能搞定。同学们在背词汇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广泛阅读,而且要广泛阅读外刊。如果一开始感觉阅读外刊难度很大,同学们可以先看看国人出的报纸杂志,如China Daily等。但是要努力在暑假后(9月)过度到阅读考研英语常取材的外刊,如The Economist, Newsweek, New York Tim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ommentary Magazine以及Business Week等。另外,同学们千万不要忽略真题及其取材的外刊文章。点点教育的丁晓钟老师历经数年潜心编写的《真题超精解》和《外刊超精读》浓缩了真题和外刊的精华,真正做到了外刊和真题相结合。如果同学们想提高效率,避免把时间浪费在寻找外刊文章上,可以参考这两本书,相信对同学们提高阅读水平以及综合的英语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阅读?是先看文章还是先看题目?
有的同学坚持先看文章,有的同学坚持先看题目,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先看文章的,可能在费了很大的力气勉强看懂文章大意后,再看题目时忘记了前面的内容,还得从头开始再看一遍,可能最终导致时间紧张。但是如果阅读速度够快,先看文章再看题目,再返回文章中找答案,这样可能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正确率。先看题目然后再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可能会节约大量的时间,适合于阅读速度一般的同学。但是,在没有阅读文章的情况下先看题目,考生没有关于题目的背景知识,这样可能会增加对题目的理解难度,导致考生对题目理解偏差从而降低了正确率。所以还有种折中的阅读方法,即所谓的首段阅读法。这是指在做阅读理解题目时,考生先看第一段,对文章的大概意思有个初步接触后,再看第一道题目,这样能更好地理解题目,同时也能加快题目的阅读速度。鉴于阅读理解题目出现的顺序和文章发展的顺序一般是一致的,所以考生看完第一道题目后可以试图在刚读完的第一段中寻找答案。如果找到答案,就继续往下读一道题目,然后再返回阅读文章的下一段,如果没有找到答案,则继续读下一道题目,然后再返回文章阅读第二段并继续找答案。如此阅读下去,考生可以减少阅读时间,提高效率。但是,首段阅读法也有弊端。逐段阅读和逐个寻找答案可能会把文章孤立成一段一段的,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逻辑和中心思想,从而导致理解不够透彻,答题正确率下降。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综合使用这三种方法。
哪些要重点阅读?哪些可以略读?
考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有重点意识,即要明白哪些是考试重点,哪些是可以忽略不读的。一般来说,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是重点。西方人的思维往往是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是中心句或叫做主题句。到文章结尾还来个首尾呼应。另外在一段中,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也是重点,同学们要注意理解。在文章里出现人名、地点名、时间、引言、举例的时候,考生也要注意,因为这些是重要考点,即使没考到,考生也可以根据其来快速定位,因为这些在文章和题目中往往是保持不变的形式,有利于定位。考生在阅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做记号以便精确并迅速定位。在涉及到具体人名的时候,该人名后面往往会跟上长长的表示身份的一段话,如某大学某院某系某领域的首席教授。在引用名人名言的时候,名言往往显得不好理解,看了半天也是一知半解的。这些内容同学们应该略读。因为一般不会考察该教授是哪个地方的什么知名人物,一般也不会考察该名言本身怎么翻译。考察的往往是和该名言相关的部分,如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这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些答案要从上下文而不是名言本身去寻找。
为什么读懂了还做错了?
经常听到有同学说这文章简单,没有生词,都看懂了,可是最后却发现自己全军覆没或者选对的很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的文章往往侧重于文章主旨的考察。同学们自我感觉读懂了,其实并没有真正能够紧扣主题,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虽然单词都认识,但是同学们却没有深刻理解句子之间以及整体篇章中蕴含的意思。答题时,很多同学都感觉不难,仅凭自己对文章的大概理解就下笔了,而很少返回文章中精确定位并结合文章中心思想推理。命题人往往就是抓住同学们的这种轻率的做法,精心设计陷阱和干扰项,导致同学们鞍前落马却还沾沾自喜。所以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定位并结合中心思想去推理。
为什么找不到正确答案?
有同学经常说,这个题目隐藏的太深,根本无法定位,所以就随便选算了。在设计题目时,命题专家要做到题目来源于文章、答案取决于文章。就是说任何一个题目都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如果出现题目在文章中找不到答案,那这样的命题就是失败之作了。但是命题人为了增加题目的难度,往往用“同义替换”的方式,把题目改头换面,让考生不易找到。相反,如果同学们发现某个选项和文章中的表达完全一样,考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选项往往是干扰项。所以同学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同一词汇、短语甚至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这样就不会找不到答案或者中了圈套了。
以上是我在长期教学研究中的一点愚见,请各位同行和同学们多多指教为感!(于强)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如何记忆单词?
经常让同学们倍感不安的是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读不下去。于是,很多同学就买了许多的词汇书天天背单词,但是还是感觉记不住。诚然,英语基本功很重要,而单词是英语能力的基础,但是记忆单词不能靠几本词汇书就能搞定。同学们在背词汇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广泛阅读,而且要广泛阅读外刊。如果一开始感觉阅读外刊难度很大,同学们可以先看看国人出的报纸杂志,如China Daily等。但是要努力在暑假后(9月)过度到阅读考研英语常取材的外刊,如The Economist, Newsweek, New York Tim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ommentary Magazine以及Business Week等。另外,同学们千万不要忽略真题及其取材的外刊文章。点点教育的丁晓钟老师历经数年潜心编写的《真题超精解》和《外刊超精读》浓缩了真题和外刊的精华,真正做到了外刊和真题相结合。如果同学们想提高效率,避免把时间浪费在寻找外刊文章上,可以参考这两本书,相信对同学们提高阅读水平以及综合的英语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阅读?是先看文章还是先看题目?
有的同学坚持先看文章,有的同学坚持先看题目,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先看文章的,可能在费了很大的力气勉强看懂文章大意后,再看题目时忘记了前面的内容,还得从头开始再看一遍,可能最终导致时间紧张。但是如果阅读速度够快,先看文章再看题目,再返回文章中找答案,这样可能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正确率。先看题目然后再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可能会节约大量的时间,适合于阅读速度一般的同学。但是,在没有阅读文章的情况下先看题目,考生没有关于题目的背景知识,这样可能会增加对题目的理解难度,导致考生对题目理解偏差从而降低了正确率。所以还有种折中的阅读方法,即所谓的首段阅读法。这是指在做阅读理解题目时,考生先看第一段,对文章的大概意思有个初步接触后,再看第一道题目,这样能更好地理解题目,同时也能加快题目的阅读速度。鉴于阅读理解题目出现的顺序和文章发展的顺序一般是一致的,所以考生看完第一道题目后可以试图在刚读完的第一段中寻找答案。如果找到答案,就继续往下读一道题目,然后再返回阅读文章的下一段,如果没有找到答案,则继续读下一道题目,然后再返回文章阅读第二段并继续找答案。如此阅读下去,考生可以减少阅读时间,提高效率。但是,首段阅读法也有弊端。逐段阅读和逐个寻找答案可能会把文章孤立成一段一段的,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逻辑和中心思想,从而导致理解不够透彻,答题正确率下降。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综合使用这三种方法。
哪些要重点阅读?哪些可以略读?
考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有重点意识,即要明白哪些是考试重点,哪些是可以忽略不读的。一般来说,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是重点。西方人的思维往往是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是中心句或叫做主题句。到文章结尾还来个首尾呼应。另外在一段中,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也是重点,同学们要注意理解。在文章里出现人名、地点名、时间、引言、举例的时候,考生也要注意,因为这些是重要考点,即使没考到,考生也可以根据其来快速定位,因为这些在文章和题目中往往是保持不变的形式,有利于定位。考生在阅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做记号以便精确并迅速定位。在涉及到具体人名的时候,该人名后面往往会跟上长长的表示身份的一段话,如某大学某院某系某领域的首席教授。在引用名人名言的时候,名言往往显得不好理解,看了半天也是一知半解的。这些内容同学们应该略读。因为一般不会考察该教授是哪个地方的什么知名人物,一般也不会考察该名言本身怎么翻译。考察的往往是和该名言相关的部分,如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这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些答案要从上下文而不是名言本身去寻找。
为什么读懂了还做错了?
经常听到有同学说这文章简单,没有生词,都看懂了,可是最后却发现自己全军覆没或者选对的很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的文章往往侧重于文章主旨的考察。同学们自我感觉读懂了,其实并没有真正能够紧扣主题,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虽然单词都认识,但是同学们却没有深刻理解句子之间以及整体篇章中蕴含的意思。答题时,很多同学都感觉不难,仅凭自己对文章的大概理解就下笔了,而很少返回文章中精确定位并结合文章中心思想推理。命题人往往就是抓住同学们的这种轻率的做法,精心设计陷阱和干扰项,导致同学们鞍前落马却还沾沾自喜。所以同学们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定位并结合中心思想去推理。
为什么找不到正确答案?
有同学经常说,这个题目隐藏的太深,根本无法定位,所以就随便选算了。在设计题目时,命题专家要做到题目来源于文章、答案取决于文章。就是说任何一个题目都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如果出现题目在文章中找不到答案,那这样的命题就是失败之作了。但是命题人为了增加题目的难度,往往用“同义替换”的方式,把题目改头换面,让考生不易找到。相反,如果同学们发现某个选项和文章中的表达完全一样,考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选项往往是干扰项。所以同学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同一词汇、短语甚至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这样就不会找不到答案或者中了圈套了。
以上是我在长期教学研究中的一点愚见,请各位同行和同学们多多指教为感!(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