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河北省 院校隶属:河北省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资源与环境
专业介绍: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坚实的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调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所涉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具有较深入的了解,具有认识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独立从事生产、科研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所设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向培养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过硬,掌握地球探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地球物理勘探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向下属四个研究方向,包括:1.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研究地球物理勘探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包括正演,反演,信号处理,检测与监测等;2.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针对浅层地球物理探测问题,开展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物探方法与实用技术研究;3.矿产与能源地球物理,针对资源探测工作,开展多参数、多尺度、多方法的地球物理综合研究,为矿产、油气、煤炭等领域提供物探技术支持;4.地球信息技术,研究现代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对地学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方法、技术和理论,解决国土资源开发、地质资源开发等领域信息技术方面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是地学、地理学与信息学交叉融合方向,探索地学与地理学数据信息可视化等方面的技术理论知识。本专业方向依托“自然资源部京津冀城市群地下空间只能探测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重点发展学科”等省部级科研平台,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0人,拥有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高等学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在地球物理勘探、人工智能及地球科学领域的应用方面有深厚积累。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完成其他各类项目50多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学术专著18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本专业所设矿产普查与勘探方向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地质矿产勘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方向主要包括三个研究方向:1、地质调查与矿产评价,针对工作程度较低、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地区,运用现代地质科学理论和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技术方法,开展区域(矿产)地质调查,阐明区域地质特征,圈定找矿有利远景区,并作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为国民经济服务;2、矿产勘探与开发,在矿区范围内,运用地质填图,物探、化探、钻探、坑探等技术手段,详细查明矿体的分布规律,研究矿石质量、有用组分、冶选性能等,并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分析,为矿床合理开采、利用进行系统的地质、经济、技术评价;3、能源矿产勘查,以各类能源矿产为研究对象,运用能源矿产资源预测、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相应研究区域内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常规油气等各类能源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储存条件、储量情况进行综合的调查与评价,进而进行勘探与开发。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01 水文地质

本专业方向培养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秉承“达观博物”的校训和“山水文化”的情怀,在水文地质领域具有独立承担工程规划、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实施、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水文地质方向最早追溯到1953年建校时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2011年开始招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同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共建有省级示范性实践基地,于2019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实践基地。主要探究地下水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雨洪资源利用、地下水地表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内容,培养学生能够从事水文地质勘查设计,开展地下水资源的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作。

本专业依托国家级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水资源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专业科研平台,拥有800余套实验设备,20余套先进大型科研仪器,价值4000余万元,具备培养高学历科技人才的良好科研平台。现有硕士生导师2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近5年完成包括“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近40余项,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50余人,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

02 环境工程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环境工程领域国内外的现研究状和发展趋势;在污水治理、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领域具有独立从事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的能力,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环境工程设计、污染防治工艺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开发等相关技术或管理工作。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环境工程方向,依托于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该专业在我校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本方向重点探讨水体、大气、固废、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技术,能够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资源化及安全处置、环评、环境规划、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环境管理与工程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依托国家级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水资源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专业科研平台,拥有800余套实验设备,20余套先进大型科研仪器,价值4000余万元,具备培养高学历科技人才的良好基础。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8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0多项,各类横向生产项目40余项,能够为研究生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工程方向 

资源与环境专硕土地资源管理工程方向是以工程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利用土地工程措施和3S技术,研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与保护的全过程,是集土地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该研究方向依托我校“自然资源与环境遥感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河北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数字国土实验中心”等科研平台,主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工矿区损毁土地复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治理、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信息系统等技术与应用研究,拥有国家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

资源与环境专业土地资源管理工程方向培养能在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发展与规划、不动产经济与管理等领域从事管理、开发、设计、研究等工作,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土地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测绘遥感方向

资源与环境专硕测绘遥感方向是以地球表层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摄影测量、遥感测量、地理信息工程等现代化技术手段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可视化显示与应用地球空间信息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该研究方向依托我校“自然资源与环境遥感研究中心”、河北省农业干旱遥感监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河北省农业遥感引才引智创新平台”、“自然资源部河北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数字国土实验中心”等科研平台,主要开展遥感数字影像处理、特征提取、自然资源变化信息监测与自动更新、地表参数遥感定量反演、地理信息空间尺度效应、地理环境动态模拟与演化等技术与应用研究,拥有国家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

资源与环境专业测绘遥感方向培养能在自然资源调查与开发、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农作物遥感估产、农业干旱监测、自然灾害与环境监测、生态保护、景观设计、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水利电力以及军事等领域从事管理、开发、设计、研究等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技能、创新创业意识和开阔国际视野,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测绘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国土空间规划方向 

国土空间规划方向是综合运用城乡规划学、管理学、地理学经济学、建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并揭示国土空间演化规律,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布局三生空间,兼有公共政策与技术属性的资源环境专业方向。我校空间规划方向依托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等优势专业,强调了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融合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智慧城市等理论与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的应用。

国土空间规划方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理念,具备坚实的空间规划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规划设计、政府管理、科学研究等单位工作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高级专门人才。


城市地质与工程学院: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坚实的数学、力学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领域的某一方面具有独立承担工程规划、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实施、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地质工程及相关专业在我校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设有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两个研究方向。水文地质方向要求学生能够从事水文地质勘查设计,开展地下水资源的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工程地质方向要求学生能够从事区域工程地质、岩土体工程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地质灾害、环境工程地质等的分析、评价与处置,工程地质勘察理论与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工作。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齐全,办学经验丰富。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多人。具有河北省地下人工环境智慧开发与管控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水文学及水资源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水利水电教育创新高地。现有大型仪器设备20余台套,价值4200万元,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构建了一个较高的科研平台。目前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省内外多家重点单位共建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工程实践提供有效保障。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能够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