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江西省 主管部门:江西省

院校简介

学校领导

http://www.jxstnu.edu.cn/news-show-317.html


学校简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也是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统筹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也对学校扎实的教学工作、明显的办学成效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

      历史沿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划归省管。

      办学定位  学校以教师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发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优势,突出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办学特色。

      发展目标  学校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规范,紧跟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致力于建设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科专业  学校是江西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也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拥有1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教育学(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设计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拥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教育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材料与化工硕士、药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设有64个本科专业招生,涉及有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9个学科门类。拥有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1个(化学),江西省一流学科1个(教育学)。“十二五”高水平学科1个(设计学),“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2个(教育学、化学)。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旅游管理)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应用化学),江西省一流专业7个,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类、课程思政师范类等课程51项,获批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获国家级或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71项(制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6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财政部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项目12项。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687人,其中,专任教师1395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192人,硕士生导师(含校外)551人。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大国·工匠、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金牌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金牌教授、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70余人次。

      办学条件  学校现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62亩,校舍建筑面积68.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005.3万元,纸质图书271.27万册。建有校内教学实验及实训场所29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65个。其中,文科综合、基础化学、电子电工、基础物理4个为校级基础实验实训中心,基础化学、电子电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3万余名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在校生规模2.5万余人,其中专科生2339人、本科生21297人、研究生1408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五年来,研究生及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英语、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以及艺术设计、音乐、体育等各类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2171项,2019年我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224位,我校教师教学竞赛成绩全国排名249名。学校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我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绩连续四年位于江西省前列,2018、2019年连续两年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先进集体奖,连续四年蝉联江西省“互联网+”大赛“优秀组织奖”与“先进集体奖”。“蚊所未吻——青蒿驱蚊系列产品”创业团队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为江西摘得唯一金奖。“桃醉井冈”创业团队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最具网络人气”单项奖及国赛银奖,其项目事迹被人民日报头版报道。2019年我校获批“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41个专业参加江西省第一轮(2015—2018)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的专业4个、第二的专业6个、第三的专业9个、第四的专业10个,排名前四的专业占到71%。

      科学研究  现建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发改委工程中心(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五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级和省级科研项目97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奖项24项;获批发明专利97项。学校编辑出版《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三种学术期刊。《职教论坛》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2008、2011、2014、2017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社科院期刊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特色化发展案例选编(2019)》,获得江西省优秀社科期刊、全国优秀职教期刊一等奖等荣誉,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刊物之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为学校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栏目荣获第五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地方文化研究》近年来办刊质量不断提升,日益受到学界关注。

      职教基地   学校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先后被江西省政府、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职项目管理办公室、江西省教师资格面试直属考点管理办公室。截止20204月底,培训基地共举办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职教师资培训104期,培训职教师资12148人次,先后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中5个专业培养(培训)标准、培养(培训)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7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境)外开展合作与交流,是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也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学校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合作与交流项目。目前,有财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等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学校长期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并选派本校教师到国(境)外进修、访学、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赴国(境)外大学学习交流。学校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2016年与摩洛哥阿卜杜·马立克·阿萨德大学合作开办了海外孔子学院,每年举办孔子学院优秀学生来我校夏令营学习与文化交流活动。随着学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孟加拉、阿富汗、摩洛哥、马达加斯加、加纳、津巴布韦、坦桑尼亚、贝宁、刚果、埃塞俄比亚等二十多个欧亚非国家的学生来我校留学。目前有125名国际学生在我校学习汉语、攻读本科及硕士学位。

      发展愿景  学校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领域“北有天津、南有江西、优势互补”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被社会誉为“南方职教师资培养的摇篮”。目前,学校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提高质量为战略主题,以学科突破为主要引领,显著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服务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能力,实施差异化发展和融合发展战略,力争突破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再作新贡献。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为:2020年4月30日)


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