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重庆市 院校隶属:重庆市

院校简介

学校领导

校长杜惠平

 

杜惠平,男,汉族,1966年7月生,山西晋城人,1995年1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研究生,工学博士,教授,第13届全国政协委员、第12届民盟中央常委、第5届民盟重庆市委副主委。现任重庆理工大学校长。

1988年7月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微波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1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历任重庆邮电学院教师、无线系电磁场教研室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无线系副主任、光电工程学院院长,重庆邮电学院副院长,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民盟市委副主委,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民盟市委副主委。曾任重庆市第二届、三届人大代表;民盟重庆市第二届委员、常委、副主委,第三届、四届、五届委员、常委、副主委;第11届民盟中央委员、常委;12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研究工作及学术贡献是,将复射线分析方法应用于损耗媒质,进行涂层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分析建模,完善了复射线展开误差分析模型及控制技术;提出一维相位修正结构的分析模型及其该类结构偏馈设计的方法和应用;提出基于Fresnel区相位修正聚焦结构的多波束天线实现和馈源阵列输出处理,实现空间谱估计性能的改善;研究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技术和自适应天线的应用;提出基于自适应天线的动态覆盖方法;研究移动通信信道建模问题。对教育教学和相关课程教学问题研究。

在相关领域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国家及市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两项(分别为第三、第四完成人)。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发展规划、审计、督查工作。联系理学院。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康骞

 

康骞,男,汉族,1968年12月生,四川南江人,199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现任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1992年7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2008年11-12月曾在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学习。2014年6月毕业于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先后担任过四川省通江县涪阳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涪阳区委纪检委员,江陵机器厂机动能源事业部干部,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135车间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重庆市纪委副处级纪检员、监察员,重庆市委组织部副处长、处长、部务委员、副部长等。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优秀选调生、优秀党务工作者。曾被聘为重庆市法官遴选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法官惩戒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副主任等。

     主抓党委工作,负责组织、人事人才、统战、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委副书记 张晓洪

 

张晓洪,男,汉族,1966年9月生,江西万安人,1991年5月入党,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1988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1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历任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教务处教务科副科长、车辆系主任助理、评建办副主任,重庆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兼学报副主编、应用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校长办公室主任兼机关第二总支书记,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参编著作4部。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

负责宣传思想、意识形态、工会(教代会)、离退休(老干部)、图书、档案工作。联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杜华

 

杜华,男,汉族,1963年7月生,四川兴文人,1986年8月入党,硕士。现任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91年7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新闻秘书专业。2000年9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2004年7月毕业于重庆市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历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市政协研究室理论宣传处副处长、处长,重庆工学院副院长。先后获得共青团重庆市委“新长征突击手”、重庆市委宣传部思想教育先进个人、重庆市政协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市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撰写及公开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编辑出版理论研究书籍6部。

负责资产管理、基建、后勤工作。联系车辆工程学院(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何建国

 


何建国,男,汉族,1965年3月生,四川蓬溪人,1991年1月入党,硕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5年7月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商业会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5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建筑经济与管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历任重庆工业管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主持工作),重庆工学院会计系副主任、主任,重庆工学院会计学院院长,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兼MBA中心主任。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9部。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3项。先后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9项。获得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先进会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担任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精品课程、重庆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重庆市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322人才工程人选。

兼任中国会计学会理事、重庆市审计学会副会长。

负责本科教学、信息化、学术委员会工作。联系会计学院、体育教学部、应用技术学院(商贸信息学院)、工程训练与经管实验中心。

 

 

党委常委、副校长 曾宪军

 

曾宪军,男,汉族,1968年7月生,重庆丰都人,1987年6月入党,学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7年7月毕业于四川省丰都县师范学校。1991年7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生物系生物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第二学士学位。2014年2月至2014年5月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41期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学习。历任重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党委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校纪委委员,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办公室任主任、宣传部部长、校长办公室主任、发展规划中心主任、机关第二党总支书记、学校办公室主任、学校督查室主任、校党委委员等。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编、参编著作5部。主持、主研省部级课题及横向课题8项。获得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及教学成果三等奖共3项。

负责学生、招生就业、安全稳定、信访、法治、共青团、校友工作;负责两江校区全面工作。联系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两江国际学院、两江人工智能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田波

 

田波,男,土家族,1965年4月生,重庆秀山人,1988年5月入党,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6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山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5月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山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12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历任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组合机床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院长助理、副院长,重庆市巫山县副县长,重庆市忠县副县长,山东省新泰市副市长(挂职),中共忠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忠县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兼)。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2部。主持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等10余项。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发明专利1项。

重庆市第一次党代会党代表,政协重庆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负责科研、采购与招投标、保密、期刊、继续教育、自考、校办企业工作。联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廖林清

 

廖林清,男,汉族,1966年3月生,四川仁寿人,1991年6月入党,硕士,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5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4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历任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汽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机械工程系副主任,重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系主任、车辆工程学院院长兼汽车研究所所长、重庆汽车学院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研究生处处长、党委研工部部长、MBA中心主任,教务处处长兼机关第三总支书记。先后获得机电部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优秀奖、四川省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学校教学工作优秀教师奖、重庆市教委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出版教材4部。2004年被重庆市教委授予重庆市首批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6年入选重庆市“322”人才(第二层次)。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重庆市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机械学科学科评议组成员。

负责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际(港澳台)合作与交流、财务工作。联系机械工程学院(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张绍荣

 

 

张绍荣,男,汉族,1977年2月生,四川广元人,1997年5月入党,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理工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重庆市监委驻重庆理工大学监察专员。

1997年7月毕业于四川省广元师范学校。2001年7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数学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1月在职完成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思政)专业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16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专业,获教育博士学位。历任重庆邮电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彭水县教委副主任(挂职),重庆邮电大学学生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科长、党办校办正科级机要秘书、校团委书记、党办校办副主任(主持工作)兼校庆办副主任、党办校办主任兼保密办主任、校党委委员、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兼任党校常务副校长等。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5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课题9项,主研12项。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文化部创新提名奖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成果一等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各类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

主持纪委工作,负责纪检、监察工作。联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金融学院。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重庆理工大学是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共有花溪、两江、杨家坪等3个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2591亩,校舍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和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了理、工、文、管、经、法、医、艺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拥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示范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28000余人,累计为社会输送10余万人才。学校曾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重庆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等荣誉。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有重庆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重庆市海智工作站等4个省部级人才平台。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聚集计划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197人次。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先进工作集体”“全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学校始终注重提升科研水平。建有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43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主导建设了我市首批五个新型高端研发机构之一的“重庆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拥有12个市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重庆清研理工创业谷等4个国家级、市级众创空间,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24个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包括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收录22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300余部;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公开专利10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31项。位列2016年《中国高校专利奖排行榜》第38位。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协同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波兰、捷克、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台湾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师资国际化、学生国际化及来华留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分别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普渡大学联合建立研究平台,合作培养国际化的高端汽车人才;不断深化重庆两江KAIST国际项目,与韩国科学技术院合作培养IT等高端人才。与江苏、浙江、河北、四川、重庆所辖多个市(区)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长安、力帆、宗申、重庆机电集团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七十余载风雨,七十余载辉煌。经过历代“重理工人”续力拼搏,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被誉为“重庆近年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最引人瞩目的高校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教育访谈录》一书中评价学校“抓住了强项、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

学校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聚力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服务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以工为主的高校,着力建设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相契合的学科体系,打造机械工程等5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全力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把优势学科和创新资源进一步聚集到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核心区域,目前已有3个项目入驻重庆(西部)科学城。全面助力增强区域创新驱动力与产业竞争力,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前,“重理工人”正秉承“明德笃行,自强日新”的校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将学校全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西部一流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周边环境